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南京市農機局資訊:今年,南京市將微孔增氧技術列入農機補貼項目中,全年計劃用于微孔增氧財政補貼97萬元。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補貼45萬余元,共補貼安裝面積3500畝。
設施漁業主要有工廠化養殖、人工可控型集約化養殖、三網養殖、休閑漁業設施、循環水(流水)養殖、種苗設施(含溫棚)等幾種類型,將工程技術、機械設備、監控儀等現代工業技術來實現高產、高效的工廠化養殖方式,是設施漁業的發展總趨勢和方向,通過漁業機械配套以達到人工可控型集約化養殖應是該市近幾年設施漁業的主要發展方式。推廣微孔增氧技術因其對養殖高產的促進作用明顯、業主投入積極性高,加之農機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等方面因素影響,使該項技術成為設施漁業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池塘中溶氧狀況是影響養殖對象攝食量及飼料食入后消化吸收率,以及生長速度、飼料系數高低的重要因素,同時,水體中溶氧充足還可以有效降低水中氨、氮等有害物質的產生,改善魚體生長環境。微孔增氧技術通過鼓風設備、納米材料微管等直接把空氣中的氧輸送到水層底部,大幅度提高水體溶解氧含量。與過去水產上使用的水車式、葉輪式增氧機相比,“微孔增氧”技術具有增氧區域范圍廣,溶氧分布均勻,噪音小等優勢。通過底部充氣增氧,改善池塘底中的水質條件,增加底部溶氧,達到減少病害提高產量的目的。
通過微孔增氧手段可明顯提高養殖產量、提升產品質量、增加養殖效益。實踐證明,在蝦、蟹等水產品高產、高效和健康養殖過程中,使用“微孔增氧”技術具有節能、降毒、提高飼料利用率,提高蝦、蟹成活率、規格和產量等優點。數據表明,微孔增氧使用得當,其養殖生長速度可提高20-30%,餌料消耗降低30-50%。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