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南方農村報資訊:臺風“黑格比”及“海高斯”后,粵西秋意涼涼,但這遠遠比不上當地對蝦養殖戶心中的涼意:目前,整個粵西存塘蝦發病率高達七成左右,臺風破壞嚴重的陽西、雷州,土塘發病率高達九成,高位池至少也有五成,治療難有效果。這對剛遭受寒災重創的對蝦養殖業而言,無疑是在淌血的傷口上狠狠地撒了把鹽。
紅體暴發
湛江東海鎮崩塘村的高位池對蝦養殖戶老王心情很郁悶,“第一次租塘養蝦就碰上臺風。”他租了三口塘,18畝,放了160萬尾進口苗,養了70多天,臺風剛過就開始大面積發病,出現紅體死亡,下了幾天的藥無效,無奈只好叫人過來把活的抓了,“800多塊全包給人了”。這之前料錢已花了1.8元,苗錢2萬元。塘水放干后,塘底一片紅——紅體病死亡的蝦密密麻麻的鋪滿塘底。
同在崩塘養蝦的葉友愛養了4口塘,也是70多天,臺風后只剩下1口沒怎么發病,“蝦都是紅體紅腿”。他估計,整個崩塘鎮有1000多口蝦塘,臺風前部分塘賣了些蝦,現在沒發病的只剩下200多口,發病率約6成。
在與葉友愛交流時,大路上一輛捉蝦車開了過來。
“又去捉誰的蝦呀?”葉友愛問蝦中。
“抓祥叔的,100多條左右,紅體了。”
記者采訪了解到,湛江東海的情況還算好點。在陽西的儒洞、溪頭等受災重鎮,土池的發病率高達9成,高位池至少也有5成。某蝦料廠負責陽西市場業務的阿鋒無奈苦笑:“收蝦車在蝦塘排長龍,何其壯觀!”
“現在整個粵西的情況都非常嚴重,除陽西外,雷州發病率也高達9成。”粵西某大型蝦料廠的銷售經理老莫這段時間都在往蝦塘跑。
遂溪南坡鎮的謝文也向記者講道,當地養殖100—120天的蝦,“有90%以上出事了。”
病因說法
謝文在南坡鎮從事對蝦疾病防治指導工作近十年。他認為目前蝦大面積發病,主要是臺風前后沒有處理好水。“這次臺風帶來的雨水太酸,下雨時間長,連續一天兩夜,水溫低,蝦易應激,免疫抗病力下降,導致紅體發生。”謝文繼續說到:“也可能是藻類死亡后,在塘底發酵產生有害物質,使對蝦中毒死亡。”
湛江東簡鎮湛海水產養殖服務中心的莊巨鋒認為,蝦病主要與氣候有關,有季節性,臺風只不過加重病情。根據他的經驗,這兩年的蝦病有點相似,尾造蝦從七、八月開始發病,在九、十月暴發。在后海村做蝦藥的阿榮也是這種看法,“每年這個時候,蝦都易發病死亡。”
莊表示這次臺風帶來的雨水大,塘水分層,蝦塘溶氧不足,藻相變化,出現死藻,但連續的兩次臺風,蝦農們不能及時處理,這也是這次病害特嚴重的原因之一。
后市看好
“現在趕緊投苗,能養多大就多大。”老王又投了80萬尾苗,因為今年的蝦價很誘人,他說就算只養到80條/斤的規格,也能把虧的本掙回來。
“現在市場上沒多少蝦了,年底春節的大蝦價格肯定好。”養殖戶賢哥決定把有點小問題的蝦留到春節再賣。
有此種想法者不在少數。今年的蝦價一路走好,就算現在臺風后大量集中上市,40條/斤規格的價格還在13元/斤左右。這個價格讓眾多養殖戶下定決心養到春節賣大蝦。“若再碰上冰凍也認了。”賢哥說得很堅決,雖然年初他因冰凍寒災損失不少。
據了解,自從年初的冰凍災害后,對蝦的養殖面積至少減少了三分之一。因為天冷多雨,許多人推遲了今年的投苗時間,多數在四五月份才放苗,加上頭造蝦遭遇長時間的雨水天氣,養殖成功率低,產量減少,造成價格堅挺。而這次臺風又使陽西、雷州、廣西的對蝦養殖業損失殆盡,可以預見的是,到年底時,成蝦的供應將大大減少。
“年底的蝦如果沒有高價,我再也不養蝦了。”葉友愛對后市充滿信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