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新華報業網資訊: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洪澤湖中的穆墩島,發現以前島周圍隨處可見的養殖螃蟹圍網已不復存在,幾艘漁船停在湖面,漁民們正在下網捕魚;來到島上,原先一些養殖螃蟹的池塘也變成了蓮花池、蘆葦蕩,塘內荷葉搖曳,蘆葦叢生,水鳥低飛鳴唱,一派原始生態美景……
泗洪縣半城鎮穆墩島村村委會主任周云清告訴記者:“自2006年穆墩島正式啟動生態修復工程以來,目前‘退養還湖’水面已有7000多畝。其中,島內已有1500多畝蟹塘不再養蟹,改種水生植物;島周圍湖面也減少蟹塘5500多畝,還洪澤湖本來面目。”
穆墩島是洪澤湖上惟一的島嶼,面積1.96平方公里,住有500多戶人家。歷史上,島上人家多以捕撈為生。隨著水產養殖熱的興起,穆墩島養殖螃蟹水面不斷增加。至2005年底,島上養殖螃蟹水面達3000畝,島周圍外湖養殖螃蟹面積超過1萬畝。螃蟹養殖看似“紅火”,但由于市場風險大、抗洪澇災害能力差,島內村民養殖螃蟹獲利甚微。同時,由于螃蟹生活習性所致,不管島內還是島外的蟹塘,水中水草和螺螄都被螃蟹吃個精光,破壞了魚類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環境,各種魚類也漸漸消失了蹤影,漁民已無魚可捕。另外,島周圍湖面上到處插著圍網,破壞了洪澤湖的優美景色。
2005年底,隨著泗洪縣旅游業的日漸紅火,當地鎮、村干部經過反復調研后,著眼于保護洪澤湖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決定大幅縮減螃蟹養殖面積,“退養還湖”,實施穆墩島生態修復工程,恢復穆墩島的原生態景色,進而開發穆墩島旅游資源,引導村民從養殖業向旅游業轉移。經過2年多時間的努力,鎮、村先后投資1000多萬元實施了修復工程。現在,島內退出來的蟹塘里已長滿了太空香蓮、蘆葦、芡實、三葉輪、紅冠草等水生植物。湖中塘口退出后,也逐漸長滿了水草,島周圍又現草肥魚躍的美景。
“退養還湖”恢復了生態美景,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村民劉廣忠以前在湖中養殖螃蟹80畝,2002年遭遇水災,當年虧本10萬元。現在,他一家人在湖中駕船捕撈,每天平均收入穩定在200元左右。他感嘆:“過去搞養殖效率低、風險大,現在湖中生態環境好了,不愁沒魚逮呀!”
穆墩島恢復原始生態景色后,來島上旅游的人也越來越多。今年國慶節期間,每天有2000多人到島上游覽。村民周永在島上開了家“漁島酒家”,每天忙得不亦樂乎。他自己算了筆賬:“以前養10多畝螃蟹最多能維持生活,如今每年賺四五萬元沒問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