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青年時報資訊:很多人喜歡吃黑魚做的酸菜魚,但你知道嗎,杭州每年1.2萬畝黑魚養殖塘,排放的污水可填滿12個西湖。這些污水都直接排向運河。最近,杭州市農科院成功培育“雜交黑魚”,使污水排放減少80%以上。
昨天,少量“雜交黑魚”首次在余杭拉網捕獲并上市。水產養殖專家說,雜交黑魚味道鮮美,而價格與本地黑魚差不多,預計11月中下旬,雜交黑魚就可以大規模上市,到時杭州市民就能嘗鮮了。
雜交黑魚改吃飼料了
黑魚學名烏鱧,是杭州名特水產養殖的重要品種。
黑魚嘴很刁,只吃小魚,不吃飼料。而冰鮮小魚被投入養殖塘后,剩下的殘渣會使水體發臭。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養殖塘就得換水。按每畝黑魚一個養殖周期換水12-13次計算,全杭州排放污水1.25億立方米,相當于12個西湖的水量。這些污水都被直接排入運河。
杭州市農科院經過幾年攻關,讓廣東斑鱧和本地鱧雜交,成功培育出雜交鱧。
這種雜交鱧全程采用浮性飼料喂養,每年5月到10月,一個養殖周期只需換兩三次水。
為什么雜交后代改了習性,變得愛吃飼料了呢?杭州市農科院水產所高級工程師郭水榮說,目前還不知確切原因,可能跟基因改變有關系。
雜交黑魚吃起來沒那么腥
改吃人工飼料后,魚的味道會不會變差呢?
這是馬大嫂們關心的問題。郭水榮說:“人工飼料其實也是天然原料調配的,主要包括脂肪、蛋白質和纖維素,就是我們熟知的大豆、深海魚粉和麥皮粉。只要在加工過程中把好關,就可以保證黑魚的品質。”
其實,從營養成分的監測結果來看,雜交烏鱧和本地烏鱧差不多。不過,據養殖戶反映,雜交烏鱧魚腥味沒那么重,反而比較好吃。
“其實,在日本,人們更愿意食用可控制環境里的農產品。因為人工控制環境里的農產品,生長過程相對嚴格,比天然的更安全。”郭水榮說,由于海水污染等問題,冰鮮小魚很多患有海水病,它們會帶來一些海洋中的細菌、病毒,同時在運輸過程中也容易變質、腐爛,這些都很難檢測控制。而人工飼料加工則可以通過嚴格的程序控制,杜絕飼料被污染。
2008年5月,杭州市農科院在蕭山、余杭試養了150畝雜交烏鱧,目前都已長到一斤左右,估計11月杭州市民就可吃到這種新品種烏鱧了。這種雜交烏鱧飼料成本要比以冰鮮魚為飼料的烏鱧低一點,因此出售價格不會高于本地烏鱧。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