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蘇州日報資訊:
 |
今年上市的螃蟹價格比去年低了 |
每年的10月、11月本是吃蟹的最好季節,也是一年中螃蟹的銷售旺季。但是,今年的蟹市卻讓人有點“看不懂”:許多蟹農正為還留在水里的大量螃蟹急得團團轉,不少做此生意的商家“頭痛”中巴望后市生意能好一點,而喜歡吃蟹的市民也是另有想法。
螃蟹賣出蝦價鈿 吃蟹人送蟹人都“縮水”
昨天上午8時許,雙塔集貿市場水產攤內,正是攤主劉建虎生意最忙的時候,他的攤位上,從螃蟹、河蝦,直至開段鮮魚,品種不少。短短幾分鐘時間內,稱蝦的買魚的顧客不少。奇怪的是,雖然現在是吃螃蟹的好時候,不過,攤上的兩大網袋螃蟹,卻沒有顧客問訊。“去年這個時候,一天要賣三四十斤,現在只有一二十斤”,問起螃蟹生意,劉建虎連稱前幾天天熱,這兩天雖然氣溫降了下來,不過生意并沒有上去,“不大靈光”。
“現在便宜的螃蟹只賣蝦價鈿”,據他介紹,這幾袋螃蟹是他早上剛剛批來的“太湖蟹”,規格每只175克的公蟹,每500克的零售價在33元左右,“去年這種螃蟹要賣38元呢”,做了10來年水產生意的劉建虎說。“股市、樓市都不景氣,老百姓吃螃蟹當然少了”,問起原因,這位攤主居然也和經濟大形勢掛上了鉤。
在鳳凰街“蟹王”專賣店內,沿窗而設的水族箱內,張牙舞爪的大螃蟹正吐著泡泡,寬敞的店堂內沒有顧客。今年已是這家品牌蟹店落戶鳳凰街的第5年了,“從目前看,生意起碼跌了二成”,營銷部經理沈東明說。
從9月中旬開始上市的陽澄湖“蟹王”蟹,價格比去年略有上漲。175克、125克的一對蟹70元,200克、150克的一對蟹120元,10月份剛剛上市的高檔蟹中,225克、167克左右的一對蟹180元,250克、175克以上的一對蟹256元,算下來,一對蟹比去年分別高了4元、10元、4元、16元。“按照成本投入、物價指數的增長幅度看,這樣的價格比去年只降不升”,商家說。
據沈東明介紹,像這樣的品牌蟹,基本上都是走高端路線,其中光送人的就要占到60%至70%。今年由于中秋提前,雖然國慶節日生意差不多,但是和往年相比,“等于漏掉了一個節日”。按照慣例,10月、11月是吃蟹旺季,不過,從目前的銷售看,一過“十一”生意就往下跌,老百姓無論自己吃還是送人都在“縮水”,往年自己吃一般一人吃一對,今年變成了每人一只嘗嘗;往年送禮裝一盒一般都是5對,今年變成了四對;往年高規格的不少,今年集中在120元一對“意思意思”,256元一對的購買量明顯減少。
農貿市場前來購買螃蟹的市民不多

外地蟹“賴”著不走 本地商家盼刮西北風
對撲朔迷離的蟹市,市區最大的“菜籃子”南環橋市場經營者也覺得“怪”。據南環橋水產市場副經理陸慧明介紹,昨天市場批發量為8.9萬公斤,量不算高,即便是最高的中秋、“十一”黃金周,每天銷售量也只有11至12萬公斤,而去年要達到14至14.5萬公斤。
從螃蟹產地看,現在仍然是“外來軍團”的天下。從7月份起,蘇北“六月黃”就開始啟動。 9月上旬起,蘇北高淳、徐州、山東、安徽馬鞍山等外地螃蟹,以及陽澄湖內塘蟹大量上市,日銷售量開始突破5萬公斤。 10月中旬太湖蟹開始上市。
不過,今年一個奇怪現象是,往年太湖蟹等本地蟹上市后,蘇北等外地蟹便會開始撤退。而目前,蘇北蟹仍占三分之二。
從價格看,中秋、國慶期間,受節日市場推動,螃蟹曾有過短暫的價格高峰,以150克雌蟹為例,最高每公斤批發價達115元左右,從10月份以后價格就開始回落,目前批發價在每公斤70元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5到10元左右。
由于蘇北等外地螃蟹價格上的優勢,不少圖實惠的市民,花個十元二十元的,也能買點100克左右的螃蟹,隔三差五吃頓“面拖蟹”了。而本地螃蟹由于前一段時間氣溫一直高,在品質、口感上,都讓不少顧客吃起來覺得“不過癮”。
吳中區水產畜牧局副局長沈亞夫說,以往蘇北高淳蟹入蘇主要沖擊的是本地螃蟹的前期市場,但是今年,高淳蟹也出現了大量積壓,導致本地蟹至今賣不動。今年冷空氣來得較晚,也致使很多大閘蟹“老食客”的胃口來得要晚些。“現在的蟹還沒啥吃頭”,正在買菜的沈阿姨說,前幾天,女婿送了幾斤大螃蟹,不過,螃蟹的“黃”還不太足,她說,看來吃蟹還是要再等等。據商家介紹,市民對吃蟹勁頭不足,除了捂緊錢袋之外,蘇州人口味“刁”也是一大因素。沈東明認為,蘇州人一直有刮了西北風吃螃蟹的習慣,這給了商家希望。“現在只有指望11月份了”,不過,他也坦言,由于不確定因素太多,11月生意如何,現在很難說。
小蟹“跳樓”最厲害 “綠色壁壘”影響出口
“今年的蟹賣不動,價格自然上不去! ”昨天,當被問及今年的螃蟹銷售情況時,蟹農夏根男正為這事到處打聽情況。
夏根男是工業園區唯亭的養殖戶,他在陽澄湖東湖承包了40畝水面。他說,今年他管理得當,螃蟹產量不錯,40畝水面預計能捕到2000到2500公斤蟹。但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今年的蟹市不景氣。“我從8月份開始賣蟹,到現在大概賣掉了1000公斤左右,價格比去年低很多! ”夏根男介紹,他留在水里的主要是大蟹。“以往大蟹主要是出口或者做禮品蟹,今年出口蟹沒人來收購,禮品蟹買的人也少。 ”夏根男的小蟹大多是以每500克20到30元的“跳樓價”賣給蟹販子的。
夏根男認為,今年本地蟹市不景氣主要是因為外地蟹大量進入蘇州市場,沖擊太大。并且,夏根男的經驗是:“外地蟹漲價,本地蟹肯定也漲;外地蟹跌價,本地蟹價格也會同比例下跌。 ”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太湖蟹銷售了兩成左右。“今年規格蟹的出口也不景氣。 ”一位太湖蟹出口商介紹,以往太湖蟹出口新加坡,對規格和質量要求很高,但是今年新加坡只進口了少量小螃蟹。
這位太湖蟹經銷商介紹,不光出口不景氣,今年本地人對螃蟹似乎也“提不起興趣來”。原來本地人一年吃兩三次螃蟹很正常,但是今年,吃螃蟹的本地人比往年少多了。
沈亞夫認為,今年蟹市不景氣,與國際國內的經濟發展形勢多少有點關系。他說,螃蟹是食品中的“貴族”,不是生活必需品,不同于豬肉。在國際金融危機、經濟不景氣等影響下,普通老百姓“捂住口袋”只吃豬肉不吃螃蟹,畢竟美味與錢包比起來,還是后者更重要些。同時,據沈亞夫介紹,今年國內發生的“奶粉事件”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國際市場對中國食品出口的“安全壁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螃蟹的出口,不少出口業務停止了。
這兩天,蘇州的氣溫開始下降,秋涼漸漸襲來。但是,對大閘蟹銷售的后市,很多蟹農還是不樂觀。有位太湖蟹農說,蟹市后期大量螃蟹要上市,為了盡快出手,螃蟹價格有可能出現“一泄頭”,這樣養殖戶會虧更多。這位葉姓蟹農預測:“由于養蟹成本明顯上漲,銷售卻上不去,今年有相當一部分螃蟹養殖戶要虧本。 ”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