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四川農村報資訊:

11月8日,記者在四川大涌泉漁業有限公司看到一種兇猛的魚,它長有一排尖硬的背鰭,瞪著一雙大眼,一張大口中有著鋒利的牙齒,時刻準備撕咬從身邊游過的小魚。由于它身手敏捷,能像梭子般迅速捕捉獵物,因而被稱為梭鱸。
梭鱸的兇猛令人心驚,梭鱸的身價更令人驚嘆:在魚塘邊,60元/公斤!在餐桌上,256元/公斤!
【市場調查】市場賣斷貨大廚“難為無米之炊”
據成都市農林科學院推廣研究員楊壯志介紹,梭鱸屬亞冷水性魚類,是歐洲淡水魚中的高檔品種。在我國,只有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有野生梭鱸資源分布。近年,在廣東、江蘇、湖北、四川等地開始了梭鱸的人工養殖。
凡品嘗過梭鱸的人都對其贊不絕口。有的說:“魚肉雪白,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比加州鱸還安逸。”有的說:“高蛋白,低脂肪。味道甜鮮,肉質比虹鱒魚還細嫩。”
正因如此,梭鱸奇貨可居,價格令人咋舌。在廣東,市價賣到120—240元/公斤。在四川,目前僅有大涌泉漁業有限公司養有梭鱸,塘邊價達到了60元/公斤,梭鱸通過魚販賣給餐廳、酒店、河鮮館,為76—80元/公斤。經過大廚的精心烹制,端上餐桌,其價格更是不得了,記者從成都“一品甲魚莊”了解到,去年,他們加工的“藿香梭鱸”賣的是170元/公斤,今年已漲到了256元/公斤,而且已斷貨了。
市場前景廣 每畝能賺4萬元
目前,“大涌泉”在廣漢、崇州以及青川縣的白龍湖都建有梭鱸的養殖基地,但是,每年出塘成魚不到5萬公斤,根本就不夠賣。
梭鱸給養殖者帶來了不菲的收益。“大涌泉”副總經理王錫超介紹,“每畝水面投放2000尾魚苗,兩年長成,達到700克/尾就可以出售了。按畝產成魚1000公斤,每公斤售價60元,收入就達6萬元。而每公斤魚的成本不會超過20元!每畝純收入可達到4萬元。”
“梭鱸除池塘養殖外,還可采用網箱養殖,效益相當可觀。”成都市農林科學院推廣研究員楊壯志說,“按一個網箱6×6平方米計算,可產商品梭鱸1400多公斤,按目前的價格能收入8萬多元。除去20元/公斤左右的成本,一個網箱的純收入可達5-6萬元。”
王錫超認為,梭鱸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目前有好多賣好多。他說:“一方面,梭鱸是個可以出口創匯的品種。歐洲國家每年需要從其它國家大量進口梭鱸魚片,而目前的供應量難以滿足歐洲國家的需求量,這就為國內的出口提供了商機。目前,該公司正準備與米易縣合作,建立一個年產3000噸梭鱸的養殖基地。另一方面,國內也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養殖特點】存活率是關鍵兩年養殖方出塘
“梭鱸最適生長溫度在15-25°C,四川不少地區都能養殖。但是,要養好梭鱸可不容易。養得好,存活率可達99%;養得差的,存活率可能低至1%。”王錫超說,從水花到魚苗階段,一般情況下,手藝好的有80%-90%的成活率,手藝差的僅有50%的成活率。
為什么梭鱸的成活率差別如此之大呢?這是因為,梭鱸既嬌氣又霸氣。如果開口餌料稍稍大了一點,水花的小口難以吞咽,就會被活活餓死;在梭鱸弱肉強食的世界,體質孱弱的還會被殘殺;霸氣十足的梭鱸又會因貪吃同類而被鯁死。因此,在梭鱸生長的各個階段,必須備足浮游生物、紅線蟲、活體餌料、用魚肉打成的魚醬,以及吃魚肉拌粉料生產的飼料,以保證梭鱸不被餓死、盡量不自相殘殺。
王錫超說,要把梭鱸養殖成功,除了必須鉆研好技術外,還要有耐心。梭鱸從水花到商品魚出售,需要兩年時間,第一年體重僅0.05公斤/尾,第二年,體重才開始迅速增加到0.6公斤/尾。
楊壯志說,目前梭鱸養殖才剛剛興起,還要加強苗種繁育和成魚養殖技術的研究,特別是梭鱸全人工配合飼料的研究,梭鱸全人工配合飼料一旦研制成功,必將為梭鱸產業化養殖和帶動更多養殖戶致富奠定堅實的基礎。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