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萬觀賞魚直降萬元甩賣
昨日中午,在沈陽某大型魚市內的一處高檔魚檔口,魚商蘇先生正無精打采地斜靠在椅子上玩電子游戲,“太淡了,一上午別說魚,連條魚蟲也沒賣出去。”
蘇先生告訴記者,由于2007年觀賞魚行情火爆,今年年初,他在市場內又開了兩家分店,但僅過了半年多,這兩家分店就相繼關門。
“從今年9月份開始,一些固定主顧,比如賓館、飯店、公司等就都不過來買魚了。”蘇先生算了一筆賬,因為高檔魚對水溫等條件要求比較苛刻,單伺候這些魚,一天至少要“燒掉”200多元,“幾個星期不開張,檔口每天都在賠錢,只好把新店關掉,減少損失。”
據了解,目前,蘇先生店里身價最高的是一種被業內稱為“福龍”的高檔觀賞魚,標價1.4萬,而3個月前,“福龍”身價還高達2.4萬。
“今年上半年,剛把‘福龍’弄到手時,一些酒店、公司,天天追著我說要買。”蘇先生告訴記者,到了八九月份,這些酒店、公司就突然沒消息了。“為了早點出手,只能降價甩賣。”他說,1萬元的降幅,對于“福龍”這種高檔魚來說,相當于把“龍”降格成了“蟲”,往年根本不可想象。
記者對魚市其他檔口走訪后發現,絕大多數高檔觀賞魚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均也都下跌四成左右。
中低檔魚滯銷 魚商想賣花
在對魚市走訪后,記者留意到,中低檔觀賞魚同樣存在滯銷的情況。
據魚商張女士介紹,一般玩中低檔觀賞魚的散戶,包括離退休老人、白領等,大戶主要是一些中小規模的飯店、公司等,“今年這些客戶流失得很厲害,這直接導致了營業額急劇下滑。”
張女士還告訴記者,往年行情好的時候,她幾乎每隔兩三天就要去鞍山等地上魚,但截至今年12月初,她已經兩個多月沒去上魚了,“8月份上的現在連一半還沒賣呢!”
據了解,像張女士一樣,市場內連續幾個月沒上魚的魚商比比皆是。
多位魚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為了不被套牢,最近一段時間,他們采取了低價促銷的策略,例如,原來700元/只的象鼻龜,只賣400元/只,原價90元/條的“雪銀龍”,現在150元/對,但客戶還是不買賬。
魚商溫女士表示,去年觀賞魚市場火爆,今年年初,她特意把原來的鮮花店改成了水族店,“我本意是想多賺點錢,沒想到現在每天都在賠錢,還不如原來賣鮮花穩當。”
她說,如果今年年末行情仍然不好,只好棄魚賣花了。
急于套現 收魚行情看漲
記者注意到,雖然觀賞魚交易萎靡,但收魚行情卻看漲。
據一些兼營收魚業務的魚商介紹,往年大多是散戶來賣魚,可今年在客戶中,大中型酒店、賓館等占到了七成以上,賣魚的目的也基本一致———急于套現。
魚商國先生表示,上月中旬,某公司負責人帶來一條品質相當不錯的“福龍”,說是去年花10萬元買的,現在著急用錢周轉,現在3萬元就賣,經過討價還價,雙方最終以2.5萬元成交。
部分魚商坦言,目前正是抄底的絕佳時機,但在未來觀賞魚行情不確定的情況下,也不敢大膽買進。
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校趙興元教授認為,魚市跟大的經濟形勢關系緊密,有閑錢的人越多魚市才越火。
趙興元表示,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一些人根本就不愿意將手中的錢投入到這方面的消費上,這直接導致了觀賞魚銷量急劇下滑的局面。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