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重慶市政府網資訊:12月17日,重慶長航東風船舶工業公司與美國船東一次簽訂了四艘368TEU集裝箱船的建造合同,這是在全球金融危機沖擊帶來投資“寒流”的挑戰下,重慶長航東風船舶工業公司逆市而上,憑借“東風造船”在國際市場的品牌業績,率先“破冰”并簽下了新船建造大單。
擴能技改壯大了“東風造船”進軍國際市場的實力
2007年以來,在重慶市政府、長航集團及金融機構等的幫助支持下,被重慶市政府確定為重慶市船舶建造“四個基地”的重慶長航東風船舶工業公司,投資3億多元進行現代造船技術革新,率先躍上了重慶市打造外向型經濟的新高地,建成了重慶市及西南地區最大的、現代化全控制的機械式下水滑道及設施、尺度最大承載能力最強的現代化船臺;配置了重慶市及西南地區起吊能力最大的200噸龍門吊及高效率的15噸門式起座機;建成了國內先進水平的分段裝焊、理料、舾裝件集配及除銹涂裝生產線等現代造船配套設施,實現了分段預制、船臺合攏總裝、斜架車下水等現代造船械式,公司壯大了競爭國際市場的裝備能力,完全能夠建造滿足并達到國際造船規范要求的出口船。擴能技改竣工后,來自美國、希臘、瑞士等國外船東多次到公司考察,對公司的現代造船裝備實力、擁有的80年深厚造船技術力量給予的較高的評價和贊譽。
走向國際“東風造船”聲名鵲起
今年的9月28日,重慶長航東風船舶工業公司建造的重慶市及西南地區第一艘滿足了美國ABS規范的高標準的歐洲出口船——希臘5500載重噸成品油輪出口船首船“AMALTHIA”輪交船,開啟了中國至巴西的處女航,沿途受到歐洲、美洲等國外船東及客商的廣泛好評,再次擴大了“東風造船”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近幾年來,重慶長航東風船舶工業公司在以國際化視野拓展國際造船市場,在重慶市船舶工業行業率先提出并實現了外向型船舶工業發展戰略,率先實現了從建造內河船到沿海船、出口船的歷史跨越,率先帶動重慶市船舶工業發展成為了繼汽車、摩托車之后的又一支柱產業和出口創匯經濟增長點。公司以打造外向型船舶工業為目標,成功建造了重慶市及西部地區第一艘也是瓊州海峽最大的入級海船、重慶市及西部地區第一艘噸位最大、技術要求最高、工藝最復雜的萬噸級出口船,建造了3300噸雜貨船、5000噸瀝青船、7800噸、8000噸多用途貨船等一大批無限航區滿足國際公約要求的遠洋海船。公司在國際的外向型經營戰略全部鋪開,開拓了南歐、中歐造船市場,承接了希臘、德國、印度尼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出口船,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美國368TEU集裝箱船的簽訂,標志著公司成功開辟了美洲造船新領域。在出口船船型方面,公司已經形成了3300、5500、8000、9000噸等等國際上比較成熟的主流船型品牌。
重慶長航東風船舶工業公司簽訂的美國368TEU集裝箱船為4艘,船舶總長106.68m,型寬20.6m,型深5.8m,設計吃水4.215m,載箱數368TEU,入法國船級社(BV),該船將嚴格按照PSPC國際新標準建造。
這次訂單對“東風造船”意義重大
重慶長航東風船舶工業簽訂的新船建造大單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不僅是公司擴能技改后承接的首批訂單,也是近段時間以來,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加劇,船舶出口受到嚴重沖擊,全球船舶成交量極度低迷,新船成交量幾乎為零的情況下簽訂的新造船訂單。該船將嚴格按照《船舶專用海水壓載艙和散貨船雙舷側處所保護涂層性能標準》(PSPC)要求進行建造,標志著“東風造船”在國際IMO新的造船規范頒布后正式進入國際集裝箱造船領域,是目前全國少數能承接新規范的船廠。對于振奮重慶市船舶工業及金融機構的信心,提高重慶市船舶工業的工藝技術水平有極大意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