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安慶市農業信息網訊:宿松水面125萬畝,其中可養水面84萬畝,占國土資源面積的三分之一強,宿松水產發展既有大水面開發和國有水面使用權制度改革帶來的成功和喜悅,也經歷了“年年養、年年虧”導致效益一度跌入低谷時的徘徊,近年來,宿松科學發展水產經濟,在如何利用水、挖掘水的潛力,使最大的資源優勢轉變成有明顯特色的產業優勢、經濟優勢。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宿松在黃湖水域實施湖泊轉捕為養,開創了大湖人工養殖的先河,且一
舉獲得成功。
此后,因盲目投入投放,造成資源破壞,宿松水產迅速滑入低谷,以致人們“談水色
變”。
“十五”初,宿松水產經過冷靜分析原因、深入調查研究,充分認識到水面大而不強的根子是由于對可持續發展認識不足,在國有水面管理和資源開發利用上缺乏科學性,重資源利用、輕資源保護。針對掠奪式開發,調整了工作思路,更新了發展理念,明確了以增殖保護為主的漁業利用總方針,啟動了國有水面使用權制度改革,著力扭轉盲目投放、無序經營的被動局面。
“十一五”后,進一步調整了水產發展思路,樹立了新的標桿,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水產發展,以科學的態度開發利用漁業資源,高度重視水域生態環境保護,大力發展生態健康養殖,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走綠色興漁、科技興漁之路。在開發利用湖泊資源的過程中,堅持利用與保護并舉,既要求能利用的盡量利用,更要求做到科學合理利用,尤其注重漁業資源修復和生態環境保護,強化舉措,著力打造健康生態漁業?茖W投入投放。結合水面資源狀況確定合理的投放密度,資源較差的實行稀養疏放、輪休輪養等保護性措施,有的干脆實行休湖,不養蟹只養魚(非草食性)。優化養殖品種結構。改變過去全盤養蟹的極端做法,實行宜漁則漁、宜蟹則蟹的舉措,積極調優養殖品種。例如,全美蟹業早在06年就開始在大湖套養鱖魚,投資22萬元投放鱖魚苗20萬尾,07年僅鱖魚一項收入實現產值60多萬元,而且還有大量的鱖魚存湖,并進行自然繁殖。許多企業受此啟發,也適量套養了鱖魚。龍蝦、黃鱔等養殖發展迅速,泥鰍、珍珠、甲魚等特色品種也有一定的發展。同時,改變過去重水生動物養殖、輕水生植物種植的觀念,很多企業在湖邊灘涂不宜養殖的地方,發展芡實等水生植物種植。保護修復種質資源。連續六年實施了江湖禁漁制度,組織推廣了全美蟹業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的“湖泊資源快速修復與利用技術”,實施“種草移螺”工程。近年來,平均每年購進優質草種近6萬公斤,移殖螺螄400多萬公斤,移植鮮草幾十萬斤。優化養殖模式。全力推行標準化健康生態養殖,建立了種苗收購、投入品采購、水產品質量安全等各項養殖生產管理細則和《養殖日志》制度,引導各養殖企業嚴格按照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生產技術規范的要求組織生產。同時,積極發展新的養殖模式。大湖養殖全面實行了二級放養、圍網精養、輪休輪養甚至休湖等。在灘涂養殖上,加強漁業基礎設施建設,配備水泵、投餌機、增氧機等漁業機械設備,實行高效精養。
堅持依法治漁、科技興漁,通過依法管理、科學養殖,漁業資源得到較好恢復,初步實現了漁業資源利用與養殖效益并舉的良性循環。2007年,宿松水產品總量達6.82萬噸,總產值7.31億元。一個“水面大縣”正在向“水產強縣”跨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