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日報訊: 浦北畜牧水產養殖業化地域劣勢為資源優勢,依據能人效應,走出了一條“基地帶動,規模養殖,突出特色,循環發展”的科學發展路子。去年該縣畜牧水產養殖業產值高達13.43億元,同比增長10%,占大農業產值的39.31%。
該縣按照區域布局、專業化生產,突出特色養殖,重點發展了生豬、優質肉雞、美國皇鴿、水奶牛等的禽畜養殖,和大水面漁業開發、山溪流水生態養魚,庭院龜鱉等特色水產養殖。2008年,該縣圍繞“產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方針,做強、做大、做活養殖基地。經過扶持發展,目前,該縣已構建了“一縱3帶4區”的畜牧水產養殖業發展布局。
“一縱”,就是以泉水、張黃、小江、寨圩等生豬養殖大鎮為主,以南北方向為主軸,建成了4個優質肉豬養殖基地。目前,這4個生豬養殖基地豬存欄3.5萬頭,年出欄商品豬10.2萬頭。同時,該縣還以張黃鎮為中心,建成了環張黃鎮的美國皇鴿養殖圈。該養殖圈有規模養鴿戶115戶,存欄種鴿12萬對,年出欄肉鴿100萬對,年產值達到了4000萬元;“3帶”,就是以東西為走向,形成三個家禽養殖帶。一是樂民、寨圩、六硍為一帶 ,二是以北通、龍門、小江為一帶,三是以張黃、安石、泉水為一帶,構建成了“南、中、北”三個優質肉禽養殖帶,三個肉禽養殖帶有規模養殖戶1450戶,年出欄家禽1100萬羽,同比增長7%;“4區”,就是基本建成了以官垌、六硍、平睦為主的山溪流水生態魚養殖區。目前,該區生態魚養殖面積達到了3850畝,產值將近4000萬元;以泉水、龍門、北通、福旺為主的龜鱉養殖區;以張黃、北通、大成為主的胡子稔魚、青蛙等小水體養殖區。目前,該縣有庭院龜鱉、漁業養殖戶13180戶,新增產值達到了2億元。在小江、安石、石埇等鎮,開發利用大江河、大型水庫進行以出口型羅非魚、叉尾魚為重點的大水面網箱水產養殖區。經過發展,目前,該縣建成了廣西最大的羅非魚加工出口原料魚網箱養殖生產基地,大水面網箱養殖區共有網箱1萬多個,養殖面積37.75萬平方米,年產水產品11296噸,同比增長74.8%。
該縣積極采取了養殖扶持政策,鼓勵和支持養殖企業做強做大。2008年,該縣共發放母豬養殖補貼308萬元,能繁母豬補貼面達100%,積極開展母豬保險工作,目前,全縣參保母豬3.2萬頭,提高了生豬養殖戶補欄信心。同時,該縣還強化了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實施生豬標準化養殖,扎實開展生豬無公害標準化養殖。2008年,該縣財政出資67.5萬元扶持了3個豬場進行了標準化無公害生產改造,共組織8個豬場進行無公害標準化省級認證。2008年,全縣飼養生豬90.12萬頭,年出欄51.29萬頭,同比增長10%和1%,生豬養殖呈現了快速增長的好勢頭。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