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水利廳漁業局:春節期間,山西省平定縣娘子關漁業基地的漁業生意一如往年的紅火,但不同的是,昔日最暢銷的羅非魚如今退居二線,已被鱘魚所替代。據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娘子關漁業基地,鱘魚養殖面積不足20畝,遠不及5倍于它的羅非魚,但是其2008年的年產值達525萬元,是羅非魚的2倍,占全鎮商品魚總產值的75%、全市商品魚總產值的60%。
娘子關鱘魚養殖的興起源自于溫流水羅非魚養殖的衰退。上世紀80年代,娘子關地區的農民充分利用娘子關電廠的余熱水養殖羅非魚。漸漸地,羅非魚養殖成為娘子關地區的支柱產業。娘子關鎮成為全省有名的羅非魚生產基地。到2006年,娘子關鎮溫流水羅非魚養殖面積達到105畝左右,年產量約800噸,年產值約1120萬元,分別占全市商品魚年產量和產值的70%和80%。特別是當地的羅非魚養殖大村坡底村,600余戶村民中有1/3的農戶從事羅非魚養殖,漁民人均年收入約4000元。2007年,按照國家“上大壓小、節能減排”的要求,山西省啟動了關停小火電機組行動,娘子關電廠原有的4臺電機組中的兩臺10萬千瓦發電機組被關停,娘子關漁業基地養殖區水溫大幅下降,以羅非魚為主導的娘子關漁業陷入停滯局面。
要讓娘子關漁業從不利的局面中解脫出來,尋找可替代羅非魚的新品種勢在必行。早在2007年前,娘子關漁業基地的漁民就已經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嘗試。比如,山西娘子關漁業有限公司在大力發展羅非魚養殖的同時,在省、市、縣三級漁業部門的支持下,曾先后從河南、山東、福建、浙江等地引進淡水白鯧、彩虹鯛、淡水白鯊、淡水藍鯊、羅氏沼蝦等名優品種進行試養。2007年,市水利、財政、科技等部門積極采取行動,為娘子關地區漁民引進了團頭魴、鱘魚等新的適宜品種和冷水養殖技術,市科技局還將“鱘魚的引進與試養”列為07年的市科技推廣項目。通過幾年的試驗比較,大家一致把目標鎖定在養殖效果最好的鱘魚身上,并逐漸推廣,形成了一整套“流水養殖鱘魚技術規范”。從事鱘魚養殖的娘子關鑫盛養魚場場長高樹根介紹,與羅非魚相比,鱘魚的養殖投入略高、產量不相上下,但其市場價格好,純利潤可比羅非魚高出4倍多。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