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河北日報資訊:扇貝收獲了,但河北省秦市昌黎縣茍莊子村扇貝養殖大戶茍玉生卻高興不起來,2008年他養殖的4.5萬籠扇貝每籠產柱只有0.5公斤多,總虧損額高達四五十萬元,與上年養殖的2.5萬籠收入70萬元相比,可謂天壤之別。
扇貝養殖是昌黎縣海洋經濟的主導產業,已有十幾年的養殖歷史。目前全縣養殖面積已達21.5萬畝,產品一直暢銷歐美地區,過去每年養殖戶可從中受益1億元以上。但今年的扇貝長勢、品質出現了嚴重下滑,再加上金融危機的影響,使得出口銷路受阻,直接拉動價格下降。
縱觀這幾年昌黎扇貝養殖業的發展,一直處于高投入、高回報的運營狀態。為提高扇貝養殖效益,昌黎縣相關部門在扇貝養殖管理、技術服務、產品加工銷售等環節給予大力扶持,所產扇貝產品一直以個頭大、品質好而深受市場歡迎。據縣水產發展局技術人員介紹,近十年間,扇貝價格每公斤一直在30-40元之間,養殖戶的投資與收益的比例基本維持在1:1.5左右。但2008年全縣養殖扇貝1400萬籠,每籠扇貝最少的產柱在0.5公斤左右,長勢最好的每籠產柱只有1.5公斤左右。照此測算,全縣70%以上的養殖戶出現虧損,20%的養殖戶本利持平,盈利養殖戶不超過10%。
據專家分析,2008年昌黎扇貝之所以效益低,原因有以下三點:一是近岸海域污染對海水養殖構成危害。陸源污染主要來源于工業廢水、生活污水、農藥和化肥污染,此外,海上原油和船舶用油的跑冒滴漏,海岸圍塘養殖中的用藥及添加劑等也對海洋造成嚴重污染。以上因素直接造成海洋生物多樣性降低,生態系統退化,不僅使扇貝可攝取的浮游生物減少,同時也對貝類、魚類本身的繁育產生重大影響。二是局部養殖密度的增加和總體養殖規模的擴大對扇貝質量帶來一定影響。昌黎縣制定的扇貝養殖規范標準為每臺吊養100籠,而邱營、薛營等養殖大村大部分養殖戶每臺吊養近200籠,造成扇貝食源的構成不足,影響到扇貝的生長。三是養殖品種單一和退化影響了扇貝產量和品質進一步提高。昌黎扇貝養殖的主體是美國海灣扇貝,多年的養殖使得品種逐漸退化,加之病蟲害侵入,影響了扇貝的品質和產量。
據調查,秦皇島市的山海關區、撫寧縣等地扇貝養殖業情況也不樂觀。專家建議,要促進扇貝養殖業的長遠發展,只有努力破解制約因素,在污染治理、養殖密度控制、扇貝優種推廣普及等方面下功夫,通過提高產品品質,暢通銷售渠道,才能促使養殖效益的持續提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