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海網訊:把貝苗直接投放到淺海海底,不需要投放飼料,不必豎桿圍網,到收獲期用取播機械收獲,這樣的養殖方式你見過嗎?
今天,萬寧海科養殖有限公司就采用這樣的底播養殖方式,首次在萬寧市東澳鎮后海450畝養殖海域投放了價值270萬元的4000余萬粒文哈大苗進行放養,經過一年的自然養殖后,這些文哈即可收獲上市。根據海科公司負責人介紹,按80%的成活率計算,這4000余萬粒文哈大苗長大成成品貝(按每斤20粒)后可收160余萬斤,按目前文哈每斤6元的市價計算,每造收益可達近千萬元。
據悉,文哈生長主要靠海底微生物,不需要投放飼料,不僅不會污染環境,還會起到凈化海水的作用。用這種放養方法養殖的貝苗,一般生活在海底沙內2至5厘米深處,所以不必豎桿圍網,不改變海域屬性,不影響海上船只往來,不影響漁民海洋捕撈生產。文哈價格低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可直接出口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各國,還可提煉成手術縫針線的替代品。海南常見菜譜“冬瓜海白湯”中的“海白”主要選用文哈,據統計每月僅海口的文哈銷量就達到60萬斤。
業內人士介紹,底播養殖具有粗放、成本低、周期短、單產高、生態環保等特點,有利于迅速擴大養殖規模,有較高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全省500多萬畝海域適合進行底播養殖,目前僅在臨高和三亞有部分企業和養殖戶采用底播方式進行海水養殖。這種養殖方式如能得到有效推廣,不僅能帶動全省海水養殖業的結構調整,提高水產養殖效率,還能有效帶動周邊群眾勞務轉型。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