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廉江市恒聯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
發布時間:2009/3/1 8:37:58 來源: 編輯:柳凡
我來說兩句(1)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消息:廉江市恒聯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4月,現有社員40多戶,養殖面積1.1萬多畝,輻射面積5000多畝。該社在廉江市海洋與漁業局指導下,走科技化、標準化、信息化、市場化道路,形成了產業化經營,大力促進全市漁業生產發展,增加漁農的經濟收入。主要做法:
一、技術培訓,成為科普咨詢基地。該社利用信息平臺不定期宣傳健康養殖知識,舉辦技術講座,邀請水產學院經驗豐富的教授、水產技術推廣部門的技術人員上課。去年共舉辦培訓班15期,320多人接受了培訓,印發資料1000多份,有效指導漁農進行科學養殖管理。通過培訓、宣傳,提高廣大漁農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發揮合作社的培訓、指導職能。
二、開設服務窗口,建立為農服務基地。針對我市水產養殖業迅速發展壯大,水產病害問題日益突出,水產病害防治工作相對滯后的情況,去年,該合作社安排楊水權社長到廣州中山大學參加廣東省第一期漁醫執業資格培訓班,取得漁醫執業資格證書,為廉江市開設水產病害防治服務窗口,建立為農服務基地提供技術保障。去年,共免費為40多戶漁農進行水質化驗、病害檢測,指導防治疾病。去年5月23日,合作社社員孫立獻養殖的52畝羅非魚陸續開始死魚,通過水質化驗、病魚檢測,確診是爛腮病早期,及時采取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最后起捕后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三、推行標準化生產,建立水產品安全基地。通過合作社牽頭,積極開展無公害水產品認證,推廣實施無公害水產品生產標準,并統一苗種、統一飼料(優質飼料)、統一藥物(漁藥門店)、統一技術(蓄水生態養殖技術),規范管理,確保水產品安全。去年,合作社依托海南苗種基地,采用優質苗種,長勢快、病害少、效益高,讓漁農償到了甜頭。
四、幫助養殖戶拓寬供銷渠道,積極打造供銷服務基地。合作社為漁農提供“一條龍”服務,確保其在各個渠道暢通。去年,產前幫助漁農采購5000多萬尾優質羅非魚苗,產中為漁農供應優質飼料4000多噸,產后幫助漁農銷售羅非魚182多萬公斤,主要銷往湛江匯豐水產有限公司、 湛江國溢水產有限公司等各加工廠,產值1520多萬元。
五、積極引進、開發水產養殖新品種,成為良種繁育示范基地。合作社經過試養、保種、育苗等過程,向社員推廣新品種。通過實地考察,陸續引進水產養殖項目,并實施示范養殖,為我市水產養殖品種結構調整充實后備力量,促進水產業持續發展。
六、搞好內部管理,成為社員放心滿意的平臺。合作社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注重與社員在勞力、技術、資金、信息、購銷等環節全方位合作,嚴格遵守合作社章程,完善合作社的產權組織、民主管理、財務管理、利益分配制度等一系列內部管理制度,進一步增強服務能力,成為社員放心滿意的平臺。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評論列表 |
|
|
童亞秋 2009/5/17 22:08:45 |
|
做得不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