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農村報資訊: “黑格比”已過去5個月
“一年之計在于春”,按以往情況,此時應是網箱養殖投苗忙碌時間。而南方農村報記者在陽西縣走訪時,看到更多的是眾多網箱養殖戶的焦慮與無奈:貸款難,復產難。陽西縣海洋與漁業局的科技外事外經股的黃文偉透露,受去年“黑格比”影響,整個陽西縣復產最困難的就是網箱養殖,目前可以復產的網箱養戶還不到三成。
復產缺資金,愁!
2009年2月20日,陽江市陽西縣溪頭鎮網箱養戶林裕允領著記者來到碼頭。與周圍修補一新的漁船相比,碼頭岸上數百個破爛的魚排顯得很刺眼。他指著岸邊一角的魚排痛心地說:“我的魚排只能扔在這了。”去年在“黑格比”肆虐中,他的魚排全被打爛沉海,損失達2000多萬。由于沒有籌到資金,另一半沉在海底的魚排,都沒能請人打撈出來,只能靜靜地躺在海底淤泥中。
據了解,規格為7m×4m×4m木架浮筒式的新網箱,6個為一組,一組造價需10多萬。而修復臺風中受損的魚排,費用至少也占原造價的一半。對負債累累且沒貸到款的林裕允而言,修復魚排,購苗復產似是一個奢望。
陽西縣溪頭鎮網箱養殖協會會長謝木軒表示,協會現有會員80多人,絕大部分人都像林裕允一樣,由于沒貸到款,現在能復產的人,屈指可數。
黃文偉告訴記者,現陽西縣已成功貸款的養殖戶有130戶,貸款總額約1600萬,但“其中沒有幾個是網箱養殖戶。”他表示,由于缺少資金,現在陽西縣網箱養殖戶復產的還不到三成。
貸款限制多,難!
在去年初的凍災中,陽西許多養戶依靠親戚朋友援助和銀行借貸得以復產。在“黑格比”后,許多養戶一貧如洗,債務纏身,而親友也再難有經濟實力支持。養戶把復產的希望寄托在銀行貸款上。
陽江市人民政府也于2008年10月30日出臺《陽江市漁業救災復產貼息貸款工作方案》,對獲貸款的受災戶貼息補助一年。
“當時知道這個方案很高興,至少購苗錢有著落了。”陽西縣溪頭鎮網箱養殖協會秘書長梁連德表示,他們積極組織會員們申請貸款。可讓他意料不到的是,整個協會,沒幾個會員貸款成功。
梁連德表示,他們的會員是向農村信用社貸款。根據信用社的要求,受災養戶主要有三個貸款途徑:資產抵押;當地公務員擔保;五戶聯保。前兩個途徑對許多網箱養戶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養殖戶的資產多投在魚排上,現已被風吹雨打去,根本無資產抵押;可哪幾個養殖戶又有在政府部門做公務員的親戚朋友呢?
對養戶最可行的貸款途徑只剩五戶聯保。然而,根據信用社的貸款規定,五戶聯保成員中,若有一養戶有不良還款記錄,其余成員皆不能獲得貸款。
“我們有三組會員提交了報告,最后都因這個原因被卡了下來。”謝木軒覺得很無奈。網箱協會的會員在去年初的凍災后都貸款5萬元進行購苗投產。有些會員在水產養殖旺季時一整月都得呆在魚排上,難以上岸,因此錯過信用社的還貸款利息時間。而他們在信用社還款系統的記錄上已自動歸為不良記錄。在“黑格比”后,許多養戶一無所有,資金難以籌借,更是難以按時還息,有還款不良記錄的養戶更多。
“投苗時間已經到了,而我們現在連購苗錢都沒有。”溪頭網箱協會副會長許桂慶表示,去年連續遭受自然災害毀滅性打擊,養戶們已被擊垮。如今若連投苗生產都無法進行,那養戶通過養殖還清債務重頭再來的唯一機會都沒有了,“我真不知道養戶們該怎么辦。”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