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發病情況
草魚:由三明、南平和龍巖測報。本月病害種類增多,主要還是三病和寄生蟲病,總發病率提高為2.46%,并有少量的死亡現象,但損失甚微。
鰻魚:由龍巖、南平、三明、莆田和省淡水所五個單位負責測報。本月發生了爛鰓、水霉、腐皮病、愛德華氏菌、潰爛病、寄生蟲病和消化不良,總體平均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為24.48%和0.269%,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上升。三明測報點無病害發生;南平測報點發生斜管蟲病和指環蟲病;龍巖測報點發生小瓜蟲病;莆田測報點發生小瓜蟲、指環蟲病、車輪蟲、腸炎病和潰瘍病;省淡水所測報點發生爛鰓病、寄生蟲病、水霉病、愛德華氏病、腐皮病和消化不良,損失較多。
其它淡水魚:本月無病害發生。
羅非魚:本月無病害發生。
大黃魚:本月寧德和福州測報點無病害發生。
網箱海水魚類:基本無病害。僅省水產研究所測報點的真鯛和石斑魚發現單殖吸蟲病和體表潰爛,損失較多。
對蝦:廈門測報點本月仍是較嚴重的紅體病,發病率為37%,死亡率10%,損失較多。漳州測報點的南美白對蝦,主要病害仍是紅體病、弧菌病、白斑病。本月總體平均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為6.81%和7.62%,均有所下降。泉州測報點未放養。
青蟹:本月無病害。
鮑魚:漳州東山縣的工廠化養殖的鮑魚繼發了弧菌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為2.03%和1.54%,發病率和死亡率略有上升。
蛙:本月無病害。
紫菜:本月無病害
海帶:本月福州測報點無病害發生。寧德市東吾洋霞浦養殖區的4000畝海帶出現“滯長”和“白爛”病害,現在已經大為好轉。
龍須菜:由莆田測報,本月無病害。
二、下階段預測
2-3月份水產養殖中可能出現的常見病害種類有: 草魚主要還是赤皮病、錨頭蚤和水霉病;對蝦仍是紅體病、白斑和弧菌病,局部地區會有凍害發生。鰻魚發生的病害較多,主要有:指環蟲、小瓜蟲、車輪蟲、消化不良、杯體蟲、魚波豆蟲病、爛鰓和腐皮等。此時,寄生蟲病開始流行;大黃魚病害較少,少部分有弧菌病;羅非魚要注意低溫凍害;海水網箱魚類的病害以小瓜蟲和潰爛病為主,有可能出現少量的片盤蟲和貝尼登蟲病;鮑魚的病害種類仍可能是弧菌病和膿包病;其它貝類和藻類等種類病害仍較少,但應防范環境引起的疾病。
三、防治建議
從2月下旬開始的“倒春寒”一直延續到3月,低溫陰雨季節減少養殖操作,防止機械損傷和凍傷;陰雨季節結束水溫開始回升后,需及時在餌料中添加多種維生素,恢復養殖魚的體質,增強抵抗力。育苗池內魚苗因陰雨低溫無法下排養殖,需控制好水質,及時分稀,預防爆發傳染性細菌病和淀粉卵甲藻、刺激隱核蟲等寄生蟲病。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