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四川新聞網資訊:5月4日,記者從宜賓縣王場鄉政府獲悉,該鄉漁業協會人工催產繁殖泥鰍取得重大進展,第一批40多組親魚,通過人工催產、孵化,已順利產出8萬多尾魚苗,通過近幾天的培育,魚苗長勢良好,成活率80%以上,為全縣推廣泥鰍養殖奠定了基礎。
長期以來,同黃鱔一樣,泥鰍產品主要靠人工從稻田、溪河等水域捕撈,由于過渡捕撈,天然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產量逐年下降,市場供不應求,價格逐年上升,開展泥鰍人工養殖已勢在必行。
為推廣泥鰍養殖,王場鄉漁業協會養殖戶肖昌友和肖昌錫在縣水利局水產技術人員指導下,自費收集了400多斤泥鰍種魚,于4月17日進行了泥鰍人工催產繁殖試驗,并取得了成功,這是該縣水產業在特色經濟魚類養殖方面取得了較大突破。在此基礎上,肖昌友和肖昌錫加大投入,擴大催產繁殖規模,計劃今年繁殖泥鰍苗400萬尾。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