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遼陽縣新聞宣傳中心資訊:春耕時節,在小北河鎮馬家村的一棟棟溫室大棚里,村觀賞魚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養殖戶們正在仔細地觀察和記錄水溫、魚類的繁殖生長等相關情況,充分地為6月份在稻田中實施放養做好準備工作。
馬家村的綠色水稻種植如今在省內外已經頗有名氣,而觀賞魚養殖業是近年來村里積極倡導的一條致富新路子,現在村里已成立了有20多戶參加的觀賞魚養殖專業合作社。
近年來,隨著綠色水稻種植經濟收益的增加,村民們也逐漸地開始進行水田養殖觀賞魚的試驗,并初步獲得了成功。據養殖戶李均介紹,去年他家稻田養殖的觀賞魚的品種雖然只局限在彩球、紅霞等經濟型品種上,卻提升了水稻的品質,每畝比單純種水稻增收近3000多元。據了解,今年為了提高水田的經濟收益,養殖戶準備養殖錦鯉、彩鯉和花草魚等比較名貴的品種,預計發展養殖水面1000畝,養殖大棚50畝,以提供種苗、養殖技術和保底收購成苗的辦法帶動起本村和附近村的600多戶養殖戶共同致富。6月下旬將魚苗投放到稻田中,這時水稻種植初期的化肥和除草劑等農藥施放工作已經結束并被稻田吸收,田中的小蟲、雜草都是觀賞魚天然的飼料。而且魚類的排泄物也可以走為肥料被水稻吸收,提高水稻的質量。觀賞魚的成熟期在9月中旬,此時水稻也到了收割的時間,兩者的生長期基本相同。這樣,既節省了養殖和種植過程中的經濟成本,還利用有限空間獲得增收。每畝水田可投放魚苗2000多尾,畝產成魚約300斤左右,每斤的售價在30元以上,可獲得純利潤3000多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