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府網消息:“西風吹上四鰓鱸,雷松酥膩千絲縷”———古代文人墨客筆下的“江南名魚”松江鱸魚在本土消失近20年后,如今終于在松江再現倩影。日前,松江鱸魚成魚養殖試驗研究項目通過專家驗收,首批516尾成魚達到了上市規格,有望在近期正式“游”上百姓餐桌。
在位于永豐街道的四鰓鱸養殖基地,記者看到了松江鱸魚的“廬山真面目”:頭大而扁平,口寬呈扇形,兩鰓前后各有一道凹痕,望之如同鰓孔,在鰓蓋上又有條橙紅色的條紋,看起來極似四片外露的鰓葉。科技人員告訴記者,四鰓鱸不好動,喜歡藏在牡蠣殼底下作掩護,其外形、顏色都與牡蠣殼相近,躲藏起來還真假難辨。
由上海四鰓鱸實業有限公司、復旦大學等合作承擔的項目組,去年7月引進魚種2060尾,開始探索科學養殖模式。因為松江鱸魚屬于洄游性魚類,需要模擬海水、淡水以及過渡性梯級混鹽水等系列水環境,否則,就難以滿足其完成整個生命周期,達不到苗種生產和成魚養殖的目的。為此,項目組研發建造了兩套同時運行的水處理系統,想方設法模擬其生存所需水質和生態條件。一年下來,他們終于成功實現四鰓鱸成魚養殖,養成了516尾成魚,平均規格在14.3厘米左右,養殖成活率為25%。
隨著成魚養殖的成功,松江還將基地掛牌為“四鰓鱸園”,準備開發休閑產業。“這里將不僅是四鰓鱸的養殖基地,還要成為一個多功能的園區,把四鰓鱸產業做大。”據介紹,“四鰓鱸園”占地103畝,南距黃浦江上游僅500米、西緊鄰毛竹港,將積極拓展生態展示、研發養殖、休閑等功能,今后市民有望在此觀賞到松江鱸魚以及其洄游路線、棲息地的模擬情景。園區還將建造實驗室、控制室、養殖系統、水處理系統、餌料系統等,探索完成松江鱸魚成魚的批量生產,進一步開展松江鱸魚成魚養殖產業化、松江鱸魚文化恢復和市場開發等。
松江鱸魚如何定價?到底哪一天能夠上市?據了解,上海每年對名貴水產品有龐大的消費能力,參照長江刀魚每千克4000元、赤鱗魚每尾100元等價格,松江鱸魚的市場潛力巨大,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將成為國內外高檔水產品市場上的翹楚。但目前來說,其真正的市場價格還難以確定。不過,眼下農業部已經批準定點定量銷售,相信找準市場定位后,松江鱸魚就可很快上市與市民見面。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