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內蒙古日報訊:內蒙古自治區科右前旗哈拉黑辦事處成立了哈拉黑東盛農民稻田養殖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有機水稻。
為了達到有機水稻生產標準,專業合作社借鑒先進地區生物除草滅蟲經驗,2008年在500畝稻田養殖河蟹,75畝稻田養殖有機魚,養殖河蟹既可達到除草、松土、滅蟲的效果,經濟效益又十分可觀。養殖1畝河蟹,需蟹苗5公斤,秋后,每畝可收獲成蟹20公斤,收入1000元,扣除成本,每畝可獲純利650元。今年已擴大到5000畝,僅養蟹這一項戶均將增收7900多元。
如今,合作社已成為哈拉黑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聚寶盆”。2008年入社成員達200個,銷售收入600萬元,幫助農戶實現收入550萬元,入社成員人均增收3000多元;今年專業合作社入社成員已達408個。
泡田、整地、插秧……時下,在興安盟的水田種植區,廣大稻農起早貪黑、緊張有序地忙碌著。正在插秧的哈拉黑村農民雷鳴向記者介紹,他從去年加入東盛稻田養殖專業合作社,當年種植2畝有機水稻,今年增加到15畝。雷鳴指著自己的稻秧說:“種有機稻和普通稻相比,產量差不多,而價格可以增加1倍。”
“以前咱種的水稻品種都是極普通的品種,拿到市場上賣不出好價錢,一年到頭算下來根本不掙錢。現在不一樣了,我們完全不用擔心銷售問題,合作社統一收購!咱專業合作社的有機大米遠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產品極受歡迎,供不應求。”談到加入合作社的好處,合作社農民魏久會滔滔不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