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農村報訊:筆者近日獲悉,在“中國脆肉鯇之鄉”東升鎮政府的支持下,東升的漁農產冷凍廠有限公司展開脆肉鯇深加工嘗試,并取得初步成功,目前已實現小批量生產。此舉將打破傳統家魚鮮活售賣方式,使中山脆肉鯇可以“化整為零”通過超市等進入普通家庭消費。
據了解,中山脆肉鯇由于塊頭太大(一般每條5公斤左右)等原因,一直難以作為普通老百姓家庭消費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市場拓展。該企業對脆肉鯇魚肉切片,利用先進的設施進行“微速凍”,脆肉鯇魚肉能保存超過去100天“口感不變”。
“這僅是個開端,只要市場能廣泛接受,企業有一定利潤,我們隨時可進入大批量生產!痹撈髽I負責人鄧標說。
據當地漁業部門資料顯示:東升鎮是中山脆肉鯇產銷最大地區,長年保持養殖面積超過1萬畝。20多年來,這個中山地方培育的特色優質水產品,以其獨特的風味風靡一時。2006年,東升也憑此被評為“中國脆肉鯇之鄉”,生產的“東裕牌”脆肉鯇當年也摘取了“中國名牌”掛冠。但是,脆肉鯇銷售渠道單一卻成為提升其發展空間的最大“瓶頸”:脆肉鯇個體大,價格比普通鯇魚貴不少,一般很少進入普遍家庭消費。
多年來,東升鎮致力于突破這一瓶頸,大力支持企業展開深加工研究,希望脆肉鯇能“化整為零”進入普遍家庭、進入超市。
為此,東升鎮還出資請國內科技機構進行科技攻關,希望研發出一種“如手機大小”的針插式、便攜式“檢脆儀”,就是能隨時隨地、方便、快捷地檢測脆肉鯇的“脆度”,讓消費者容易辨別普通鯇魚與脆肉鯇的不同,還能選擇適合自己口味要求的“脆”度。同時,有此檢測儀,也能更好地指導農民科學、規范養殖,養出適應市場需求脆度的脆肉鯇魚。
東升鎮鎮長馮海垣向筆者介紹,經科研機構的努力,這個檢測儀已經出臺,但其大小、方便度、精確度等還未達到東升鎮政府的需求。“雖然還未算成功,但我們還沒有放棄這個計劃。”
筆者了解到,東升企業推出的切片加工品,技術成熟。但是也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魚骨未能開發使用,影響了成本。鄧標表示,脆肉鯇起肉加工,使用率只有3-4成,如不解決魚骨的開發,成本太高。如鮮活品銷價每公斤20元,切片加工品每公斤需在60元以上才勉強夠本!耙獙崿F脆肉鯇走向尋常百姓家的愿望,綜合利用的技術還需要提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