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湖州在線新聞網站消息:走入已經改造完成的吳興區東林鎮保豐村標準魚塘,整齊寬闊的道路四通八達,供排水、電力等設施一應齊全,路邊還種上了小樹,環境優美。望著這一大片標準魚塘,村黨支部副書記倪建學介紹說,這塊面積達300畝的標準魚塘,原來全是低產的老魚塘,每只塘面積小的只有0.3畝左右,大的也不到1畝,魚塘很淺,水位只有半米深左右,而且塘埂塌坍,連行走也困難。經過這次老魚塘標準化改造,每只塘的面積在6畝至15畝之間,水深達2.5米。魚塘之間的主干道路面寬達8米,次干道6米,還筑高了外圍圩堤,具備了抗洪能力。以后到這里賣魚,汽車可以直接進出,方便了養殖戶的銷售。
就在前些天,魚塘進行了公開招標,為了取得這些魚塘的養殖權,10多個養殖戶競爭激烈,只1個多小時,就完成了競標。競標價格每畝達1000元左右,總競標價格達到26萬多元。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就在去年,這些魚塘總招標價格不到3萬元,增值了近10倍。
保豐村標準魚塘建設只是東林鎮老魚塘改造的一個縮影。據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水產干部沈泉囡介紹,該鎮今年計劃改造的老魚塘共涉及11個行政村,面積達3100多畝,占全區改造面積的70%多。作為全省10萬畝標準魚塘建設的組成部分,該鎮為了確保老魚塘改造按期保質完成,多管齊下從組織協調各方、落實招標施工、規劃建設進度、抓好質量監督等方面全力以赴。到6月上旬,該鎮已提前半個多月全面完成了標準魚塘建設任務,并通過了初步驗收。
在老魚塘改造過程中,為確保施工順利進行,該鎮對在規劃過程中村與村之間涉及的交叉土地、農戶青苗補償、墳墓搬遷等方面加強協調。同時,該鎮排出施工進度表,對每個月都明確具體進度要求,嚴格按照進度施工。為扎實做好工程質量,該鎮安排3名工作人員,經常巡回到各施工現場進行監督指導。5月中旬,該鎮組織了對各標準魚塘建設施工質量的檢查。在檢查中,發現部分施工單位偷工減料,魚塘淤泥沒有挖起。為此,該鎮立即召開各老魚塘改造村及施工單位負責人會議,對質量較差的單位進行了批評,并明確要求必須按照標準魚塘建設要求,采取措施加強整改,把好質量關。
在改造過程中,通過政府補助為主和農民自籌為輔相結合,既提高了群眾改造農業生產環境的積極性,也發揮了政府財政的杠桿作用,使傳統養魚業重新煥發出蓬勃生機。老魚塘經改造后建成的標準魚塘,不僅改善了農業基礎設施,而且提高了漁業經濟效益,促進了土地流轉,讓更多的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從事二、三產業。據介紹,僅從魚塘招標上,收益是原來的近10倍,并壯大了集體經濟,增加了農民的土地權益收入。同時,單位面積產出率也成倍增長。從東林鎮前幾年老魚塘改造后漁業生產的產出情況比較,畝產值從原來的700至800元增加到5000元左右,畝收益從原來的200至300元增加到現在的2000元左右。更讓老百姓感到高興的是,在未來3年內,東林鎮的近2萬畝老魚塘將全部改造成標準魚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