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湖北日報訊:昨早上8點,一位蝦販來到東西湖區前進大隊收蝦,40歲的養蝦戶黃中和搖著頭說:“莫等了,早上5點蝦子就賣完了,你明天趕早吧。”
前進大隊600畝水田,日產小龍蝦3000公斤。每公斤16元至20元的批發價并不算低,但從不愁銷。黃中和指著蝦塘笑言,這里是蝦稻輪作示范區,產自稻田的小龍蝦干凈、肉鮮,且個頭較大,不少蝦都是2兩一只。
2007年,前進大隊獲得一筆25萬元的扶貧貼息貸款,用這筆錢,大隊買來蝦苗投入村里地勢最低的600畝水田中,并將水田承包給20戶村民,建起了蝦稻輪作示范區。每年7月底,農民在播種雙晚稻的同時,水田里的蝦開始繁殖、生長,次年4月至8月中旬,小龍蝦便可上市。
大隊書記褚振亮告訴記者,實現蝦稻輪作后,水田每畝平均獲利1800元,是從前的6倍。目前,東西湖區有1萬余畝水田用于養殖小龍蝦,每天5萬公斤小龍蝦上市,豐富了江城市民的餐桌,也鼓了農民的荷包。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