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報資訊:
在德安縣采訪,記者好奇地發現,南昌餐桌上近年來有一道有名的菜“鹵水白魚”,白魚就來自德安國家級白魚良種繁育基地。
做大產業向水面“要效益”
白魚學名叫翹嘴紅鲌,俗也稱翹嘴巴,是我國四大淡水養殖名魚之一。近年來由于人們大肆捕撈及野生白魚天然產卵環境遭到破壞,野生白魚數量銳減;人工飼養又因其野性難馴,少有人敢涉足。因此這道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的美味成為餐桌上難得一見的佳肴。
7月5日,記者前往德安縣寶塔鄉附城村的牛角灣水產養殖場采訪時,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養殖戶往一口魚塘撒上半桶飼料后僅十幾秒時間,便見許許多多長約一尺的白魚躍出水面搶食。場長鄒火貞指著附近的1500畝水面對記者說,養殖場套養了1萬尾大白魚,還養殖了20萬尾小白魚。全縣已經有二三十戶養殖戶套養了白魚,養殖水面達5000畝。
德安縣為什么能夠大面積養殖白魚?這得從德安的地理條件說起。此縣雖屬瀕鄱陽湖地區,有3萬畝養殖水面,但卻是九江市養殖水面最少的地方,集中連片的水面更少。因此,想在有限的水面“要效益”,該縣只有瞄準特種水產作為主攻方向。
上世紀90年代,德安曾以年產60至80噸甲魚而聞名全省,近年來在繁育黃顙魚、網箱黃鱔方面在省內也有一定的影響力。然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德安的甲魚、網箱養殖黃鱔等特種水產養殖支柱產業優勢漸失。要保住特種水產大縣的地位,穩定增加農民的收入,唯一的選擇就是調整產業結構,開辟新的養殖品種。縣水產局通過市場調查發現,白魚深受消費者喜愛,市場上貨少價高。瞄準這個突破口,縣水產局開始了人工養殖白魚的歷程。
聯手建立國家級良種繁育基地
幾年前,我國人工養殖白魚還處在初級階段,國內僅浙江省開展了白魚的人工養殖。白魚難養,這是業內人士都明白的道理,也是白魚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這些因素使白魚養殖有巨大的潛在經濟效益。
由于水質、水溫等差異,照搬浙江的經驗是行不通的?h水產局副局長王烈華告訴記者,他們曾去浙江買種魚,可在回來的路上種魚就死了。于是,他們轉向購買鄱陽湖的野生白魚苗進行人工飼養,了解白魚的習性和對水質、水溫的要求,并對白魚的食物進行了深入研究,讓單吃小魚、小蝦的白魚改吃上了飼料。終于,縣水產局養殖的種魚成活率達到60%,在我省率先成功馴養出一批白魚。
此后,如何讓種魚繁育出魚苗,又成了棘手的難題。德安縣水產局再接再厲,與省水產科學研究所、南昌市水產科學研究所聯手攻關,再度攻克了這個難題:在一個月內繁育出了3000萬尾魚苗,填補了省內的空白。
一手握著人工養殖白魚的方法,一手握著人工繁育白魚的經驗,2007年,該縣牛角灣水產養殖場建成了全省最大的國家級白魚良種繁育基地。省水產科研所高級工程師俞澤溪告訴記者,今年初,在該基地完成的翹嘴紅鲌規;珀P鍵技術研究開發通過鑒定,達國內領先水平。
攻技術難關讓更多養殖戶致富
在德安,白魚可是“俏”得很。鄒火貞告訴記者,白魚不僅價格高,每公斤可達24至28元,利潤比草魚、鯽魚高出不少,而且價格一直很穩定。另外,許多餐館長期盯著白魚養殖戶要貨,市場供不應求,所以農民養殖白魚的積極性很高?h水產局局長李恩亮還告訴記者,這兩年,當地以及南昌、九江的不少游客喜歡來牛角灣水產養殖場釣魚,易上鉤、口味好、每公斤32元的白魚是垂釣者的最愛,養殖戶們從中看到了高回報的經濟效益。俞澤溪也認為,白魚養殖前景廣闊。
2006年以來,德安縣牛角灣水產養殖場開始向當地以及武寧、星子、南昌等周邊地區的水產養殖戶銷售各種白魚苗,推廣白魚人工養殖。當然,套養5000畝并不是德安發展白魚產業的目標?h水產局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前他們面臨的緊要任務,就是如何與專家們研究進一步降低養殖成本的辦法,提高成品白魚的經濟效益,讓養殖戶的增收幅度更大一些。如果再攻克這個難題,未來規;酿B殖就有了更扎實的基礎,白魚還將更“俏”。
據俞澤溪介紹,除德安縣外,目前該所還與宜春、贛州等地合作,聯合推廣了6萬多畝白魚養殖基地,明后年的養殖面積可能推廣到20萬畝。屆時,白魚的養殖將讓我省越來越多的養殖戶發家致富,讓越來越多的人品嘗到這道美味的水產品。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