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新聞網資訊:
捕魚時眉開眼笑,賣魚時愁眉苦臉。近段時間以來,由于市場收購價低迷,廣東省吳川市博鋪街道萬畝魚塘羅非魚養殖基地的豐收喜事卻蒙上層層陰影,養殖戶正面臨著漁網豐收而錢包歉收的尷尬境地。
吳川博鋪種養業開發總公司是湛江市菜籃子工程基地,這里逾萬畝魚塘中,大多數養殖淡水羅非魚。每天清晨,這里都是一派繁忙景象,來自粵、瓊、桂等地加工廠的車輛絡繹不絕,從這里收購的羅非魚經過加工后,大多數出口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養殖戶稱,“去年羅非魚塘頭收購價每斤五點三元人民幣,現在才三點三元,魚苗、飼料、租金、工資和其他的花銷加在一起,每斤羅非魚的養殖成本至少要三點六元,虧死了!”
該名養殖戶還給算了一筆帳:羅非魚養殖一年可達三造,他承包的一千一百畝魚塘每造可產魚一百多萬斤,按現在的收購價計算,平均一天就要損失三千元以上。
豐收卻不致富的現實動搖了不少養殖戶的信心。當地不少養殖戶正在觀望,期待魚價回暖。他們均表示,如果年底“情況”仍沒改觀的話,可能會換養其他魚種,或者干脆轉行。
據業內人士分析,金融危機對羅非魚的主要出口對象歐美國家影響深遠,今年羅非魚產品的國際訂單大量減少,也就導致了目前羅非魚越來越不值錢的現狀。潛在的風險是,如果養殖戶為了保本生存,偷工減料降低養殖成本,有可能會對羅非魚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但也有養殖戶反映,來博鋪萬畝魚塘收購羅非魚的主要是來自廣西、海南、湛江的三個水產加工廠,但目前的市場價格卻比他們到塘頭的收購價高出一元多。而且,海南的羅非魚價格相比湛江要好,平均一斤比湛江要高出零點四元。這一點最讓養殖戶們看不明白。
當地水產養殖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能由主管部門出面或者行業協會來規范一下價格,讓大家有信心把魚養下去,最起碼應該讓養殖戶不虧本才行,這樣對加工廠還是養殖戶都有好處,畢竟以后的路很長。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