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發展海水生態養殖是南澳漁民轉產的主要方向。該縣是全省首個開始運用深水軟體網箱養殖的縣。深水軟體網箱每個投資6000元~7000元,成本不大,大部分漁民都可以接受,目前全縣已建成養殖網箱160個。引進時,該縣科研部門曾作試驗,投入赤點石斑魚苗、青石斑魚苗、臺灣紅魚苗等5種魚計2.6萬條進行深水養殖試驗,9個月后,各種魚苗的成活率比浮箱式漁排高出幾倍。遇上強臺風,深水軟體網箱還可沉入海底5米~6米,保證魚苗安然無恙。
據悉,該縣計劃至今年年底開發5個深水網箱養殖海區,共發展深水軟體網箱1000個,預計1年可獲取產量500噸,實現產值3490萬元。
該縣還通過實施漁船報廢制度,引導籠捕、流刺等作業轉港到外地漁場生產,發展淺雜海生產和發展海水養殖業等舉措,降低海洋捕撈強度。去年休漁開捕后資源量有明顯的增加,漁民收入普遍提高,是自南海實施休漁制度以來,該縣捕撈效益較好的年份,海洋捕撈真正實現了減產增效的目的。
采集:龐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