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紹興網資訊:昨天上午,紹興市博覽家紡有限公司與紹興縣綠源水產開發有限公司正式簽訂《3+2納米科技對蝦養殖高產試驗協議》,并進行現場試驗。業內人士稱,該試驗一旦成功,將破解當前對蝦養殖存活率較低的難題。
“博覽家紡”是紹興最早生產家紡產品的企業之一,面對當前金融危機,他們引進了臺灣一項尖端專利技術,并在此基礎上,研發成功了應用于水產養殖的人工“納米水草”。測試表明,該人工“納米水草”能夠有效提高水中的溶氧量,降低蝦的發病率,其效果可與美國同類產品相媲美。
紹興縣綠源水產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養鱉為主的農業龍頭企業,近三年來,他們把發展方向定位在收益豐厚的對蝦養殖業。然而,當前對蝦存活率較低卻成了當前許多蝦農的心病。
日前,經市統計局牽線搭橋,兩家企業終于走在了一起。后經洽商,“博覽家紡”與“綠源水產”簽訂了《3+2納米科技對蝦養殖高產試驗協議》。根據協議,“博覽家紡”將提供新研發出的“納米水草”新技術,而“綠源水產”則提供30畝對蝦養殖試驗區。
在現場,記者看到一條條人工“納米水草”被植入對蝦養殖場。“綠源水產”總經理丁國才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已經投放了150萬尾蝦苗,試驗結果有望在3個月后見分曉。他還給自己算了一筆賬,應用人工“納米水草”技術,每年每畝的成本只需200元,對于蝦農來講可以承受。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專家丁永良說,最近幾年由于苗種的退化,對蝦的發病率比較高,養殖戶虧本比較多,“納米水草”的技術應用,主要能夠控制對蝦的發病,這一結果江蘇、上海等已有實踐證明。如果在紹興試驗成功,預計每畝對蝦產量將提高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當然,“納米水草”在養殖業的推廣應用也將帶動生產這個產品的紡織企業的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