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廣西日報訊:養一畝黃沙鱉,年收入在5~10萬元,純利潤不低于1萬元;養一羽朗德鵝,兩個半月時間純收入9.1元,以每次養1000羽、每年4趟計,年純收入可達36400元。近日,全區水產畜牧系統特色養殖現場會在貴港市召開,貴港市的高效特色養殖讓200多名與會者大開眼界。
市水產畜牧獸醫局的統計數字顯示:2006年,全市特色養殖產值26.7億元,2008年增加到36.8億元,增長了37.82%,占當年全市養殖業總產值的44.45%。目前,全市已經形成黃沙鱉、生魚、朗德鵝、三黃雞、白鴿、肉兔、肉用牛和野豬等八大特色養殖基地,其中,黃沙鱉、白鴿、生魚和朗德鵝的養殖規模使貴港市成為廣西最大的生產基地。
黃沙鱉是貴港市水產養殖第一品種,貴港市黃沙鱉占廣西鱉類總產值80%以上。貴港市“貴江牌”和 “龔州牌”黃沙鱉多次參加水產交易會和展覽會并載譽而歸,迅速提高了品牌知名度,暢通了銷路。
1995年,在漁業摸爬滾打10多年還發不了財的平南縣平南鎮羅新村西沖屯農民黃文富開始養鱉。經過兩年的努力,黃文富的鱉場已經初具規模。在黃文富的帶領下,到2008年,西沖屯130戶人家中有75戶養殖黃沙鱉,全屯養殖面積達到160畝,生產商品鱉21噸、鱉苗20萬只,產值740萬元,純利潤407萬元,養鱉戶人均純收入10853元。
市水產畜牧獸醫局副局長彭朝偉表示,黃沙鱉養殖已經發展成為貴港市水產畜牧業的支柱產業之一,目前處于快速增長階段,2004年至2008年產值年均增長40%以上,預計到2010年全市黃沙鱉商品產值達15億元,黃沙鱉養殖將為貴港市農民人均純收入貢獻250元。
今年4月,覃塘區石卡鎮江南村白南屯村民譚早明辭去了在廣東的廚師工作回到家中,加入了廣西佳佳(貴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產業化養鵝行列,他一次性飼養1500羽朗德鵝,兩個半月后,這1500羽朗德鵝出欄,被公司全部收購。譚早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飼養一羽朗德鵝,包括鵝苗、飼料、青草、人工、水電、防疫等費用,所需成本大約為65元/羽,而平均每羽肉鵝可長到9.5斤左右,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格,每斤可以賣到7.8元,這一欄鵝為他帶來了13500多元的純收入。
對于養鵝掙來的第一桶金,譚早明顯得異常興奮。他告訴記者,這比在廣東打工每月三四千元的工資要高多了。由于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為加入產業化養鵝的農戶提供技術和獸醫等服務,譚早明打算今年再飼養1500羽朗德鵝。
廣西佳佳(貴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種鵝場場主吳仲勇告訴記者,目前公司主要的銷售市場還在廣西、廣東地區,深加工產品將出口到法國等歐洲國家。公司計劃年底投資5000萬元建設鵝肥肝生產加工基地,明年上半年建成兩條現代化屠宰生產線和鵝肥肝醬加工生產線。項目達產之后,預計每年年加工鵝200萬羽,加工鵝肥肝1000噸,年產值4.5億元,出口創匯1200萬美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