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四川農村報資訊:

第十屆西部國際博覽會期間,各色農產品、水產品爭奇斗艷,令人目不暇接。在6號展館的一個水族箱里,幾條搖頭擺尾、游弋穿梭的泥鰍吸引了觀眾的注意。泥鰍本是大家司空見慣,但這種泥鰍與眾不同,它身上具有黃黑條紋相間的、色彩斑斕的花紋,因此這種泥鰍俗稱花泥鰍。花泥鰍不光外在好看,而且價格奇高,在批發市場上售價每公斤高達400元,且供不應求。
花泥鰍奇貨可居
水族箱里的花泥鰍,都是由內江市科信達養殖有限公司于今年馴化而成的。據公司負責人王亮介紹,花泥鰍的學名叫做中華沙鰍,分布于長江中、上游等水域,它們喜歡到落差大、水流急的地方“沖浪”,而每年4月~9月的漲水時節,正是它們“沖浪”的大好時光。這時,漁民們早已守候在那里。因為,花泥鰍的肉質細嫩、具有特殊的清香味,在內江一帶的河鮮館,每斤就要賣三四百元。漁民們捕獲花泥鰍之后,在漁船上就能將泥鰍賣給在岸上等候要貨的餐廳老板,每公斤賣100元~200元,賣得輕輕松松。
王亮說:“從4月起,剛開始的幾場大雨過后,河里的花泥鰍最多,價格也是最便宜的時候,即便這時,每斤起碼也要50元;越往后走,隨漲水的次數越來越少,花泥鰍也越來越少,這時花泥鰍最貴,漁民賣出來要100元/斤。過了4月~9月這個時間,河里就捕不到花泥鰍了,批發市場就高達160元/斤~200元/斤了,還常常斷貨。”
人工養殖前景廣
“花泥鰍的市場簡直太好了!”正因如此,王亮的公司于今年7月從漁民手中以180元/公斤的均價買了500公斤野生花泥鰍,進行了花泥鰍的人工馴化。他們在養殖池里鋪墊石板和鵝卵石,模擬野生的環境,并把池塘水經過水葫蘆、天然水草凈化注入養殖池,使花泥鰍飲用無污染的潔凈水,同時,投喂一些微生物、懸浮物,以及蚯蚓醬等特殊飼料。他們在水泥池、網箱、池塘都進行了養殖花泥鰍的試驗,目前已基本掌握了花泥鰍的仿野生人工飼養技術。一條條花泥鰍長得膘肥體壯,總重量從當初的500公斤增加到1000公斤。
王亮并不急于出售這批花泥鰍,他要留來做母本,源源不斷地孵化泥鰍苗,帶動廣大養殖戶飼養花泥鰍。他認為花泥鰍養殖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一是效益可觀,“1立方米的水體,下苗30斤~50斤,只需6個月就可增重5倍,即150斤~250斤,在4月~9月之外的季節出售,每斤至少賣100多元。而增重1斤的成本只需10元~15元。”二是由于人為過度捕撈、生態環境破壞等原因,造成花泥鰍資源急速下降,“聽漁民說,野生花泥鰍資源每年正以30%~50%的量在減少”,而且,每年4月~9月過后,花泥鰍有相當長的一個市場空當,這樣,人工養殖就有很大的市場。三是花泥鰍色彩艷麗,除了食用外,還是一個不錯的觀賞魚品種,在觀賞魚市場也能打開銷路。
王亮介紹,花泥鰍在水泥池、網箱、池塘都能飼養。但花泥鰍對水質和水溶解氧要求極高,“即使用自來水都無法養活”,它對藥物過敏,水里不能有一點化學藥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