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珠海特區報資訊:

“這兩天很多人找我們搭大棚,昨天下著雨我們還干了幾單活兒。”昨天下午,搭棚隊老板林先生正帶領幾名工人在白蕉鎮桅夾村一處魚塘邊緊張施工。他告訴記者,由于寒潮提前到來,今年他的生意高峰期也比往年提前了半個多月。
記者昨日獲悉,突然來襲的寒冷天氣讓斗門區眾多養殖戶措手不及,紛紛緊急在魚塘上搭建越冬棚,確保魚蝦安全過冬。
提前搭棚搶奪2度溫差
昨天下午,記者在水產養殖大鎮白蕉鎮走訪時看到,很多養殖戶都在冒著寒風,給自己的魚塘加緊搭建大棚,有少部分魚塘已經搭建完畢。
據斗門區海洋漁業局副局長朱建洪介紹,依照往年的情況,由于12月末冷空氣才會到來,養殖戶一般在12月中旬時才開始搭越冬棚。而今年的低溫天氣足足提前了一個月,這讓養殖戶感到十分被動,“往年搭棚都屬于‘未雨綢繆’,現在則是 ‘措手不及’了。”
“如果水溫再降2度,養殖戶就要遭受損失了。”朱建洪說,現在水溫大概是16℃,如果再降到14℃或以下,金骨魚、尖吻鱸和紅魷魚抗寒能力較差的品種可能就要出現死亡。因此,即便這幾天天氣惡劣,但許多養殖戶也要加緊搭棚,避免水溫持續下降,確保魚蝦安全過冬。
低溫對白蕉海鱸影響小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其他養殖戶忙著搭建大棚的同時,有些魚塘卻毫無動靜。
“這些魚塘養的都是海鱸,受低溫影響最小。”朱建洪介紹說,斗門水產養殖中占比例較大的是白蕉海鱸、南美白對蝦和羅氏蝦。其中白蕉海鱸抗低溫能力最強,在水溫低至5℃的環境中依然可以生長。其次是南美白對蝦,可在9℃的水溫中存活,而羅氏蝦抗寒能力較弱,水溫14℃以下時很難存活。
據了解,2008年初的冰災給斗門區水產養殖業造成的損失超過5個億,這讓養殖戶們至今心有余悸。對此,朱建洪表示,目前還很難預測今年冬天是否會再次出現超低溫天氣。養殖戶要做的就是提前做好相應準備,比如盡快搭建越冬棚,選擇保溫性能較好的進口塑料薄膜等。
相關新聞
市區庇護中心24小時開放
本報訊 記者陳素璧報道:寒潮來襲,從11月15日傍晚開始珠海氣溫明顯下降,黃色寒冷預警信號生效。市區各庇護中心也隨之啟動預案,實行24小時開放,供有需要的人入內庇護御寒。
記者了解到,庇護中心400多平方米的空間里,可同時容納200多人,分男女庇護室,室內有六臺大功率的立式冷暖空調機。15日下午,市氣象臺發布黃色寒冷預警信號后,市災害庇護中心等香洲區轄區內13個庇護場所隨即開放。
16日晚,記者在迎賓北路的珠海市災害庇護中心看到,寬敞的庇護室干凈整潔,還設置有電視、棋牌等。但截至記者發稿,尚無人入內避寒求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