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西安晚報資訊:昨日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今年我省漁業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總體保持穩定,但仍存在局部漁業水域污染較重的狀況,水產養殖因病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了420萬元。
監測結果表明,2009年影響我省漁業生態環境質量的主要污染物是氮、磷、銅。河流、水庫、湖泊、重點養殖池塘等重要漁業水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其結果直接導致養殖病害的發生。今年我省共監測出養殖病害17種,各養殖品種均有不同的病害發生,水產養殖的主要病害為細菌性和寄生蟲性疾病。今年,我省水產養殖因病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雖較去年減少了4.5%,但仍達到了420萬元,其中草魚、鯉魚損失最為嚴重,分別達到240萬元和120萬元。
漁業專家表示,近些年來通過積極治理,我省主要江河的水質環境有了極大改善,特別是渭河,逐漸變成了一條生態河,各種魚類、鳥類、草類重現,治理成效顯著。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各種淡水魚類,絕大多數都來自于無公害認證的養殖基地,進入市場之前還要經過嚴格的市場準入檢驗,因此魚的品質沒有問題,市民可以放心食用。全省有4萬多畝養殖水域通過了無公害水產品認定。西安的2萬多畝養殖水域中,有八成以上通過認定,水產品質量合格率在98%以上。
雁塔區漁政監督管理站副站長莊宇寧提醒市民,在挑選魚類食品時,盡量要購買鮮活的產品,對于那些體色灰暗、身體有傷、鱗片不完整的魚,最好不要購買。同時,漁業部門也會加大市場的執法檢查、檢驗力度,確保市民餐桌的用魚安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