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嘉興日報資訊:目前,正值初冬時節,按理說并不是南美白對蝦集中上市的時節,但在林埭鎮雙廟水產養殖場,一箱箱南美白對蝦正被捕撈起來運往外地市場。看著自己養殖場里前來收購的車子絡繹不絕,養殖廠老板陳斌打心底里高興。更令他自豪的是,今年首次嘗試的雙底大棚保溫養殖技術終于初戰告捷,提早了上市時間,延長了養殖周期,使他的致富路走得更寬了。
陳斌養殖南美白對蝦已有好多年,在當地水產養殖行業內小有名氣。在考察周邊市場時,陳斌了解到了一種水產養殖新技術,就是采用雙底大棚保溫對南美白對蝦進行養殖。去年,在該鎮水產養殖技術部門工作人員的指導和推薦下,陳斌終于放開膽子決定在自己的養殖場里嘗試使用該技術進行養殖。據陳斌介紹,養殖場的雙底大棚是在今年3月中旬時建成的,4.1畝的占地面積總共投資了50多萬元。
當記者走進陳斌的養殖場,看到一個個采用鋼骨架支撐結構的大棚頂棚將養殖塘覆蓋起來,而透過塘水,隱約可看塘底鋪設的薄膜和管道,整一個“天羅地網”將池塘給“包圍”了起來。陳斌說:“池塘底部鋪設的是防滲土工膜、納米增氧管以及供熱、供氣設施,這樣可以減少外界環境對養殖池塘內水環境的影響。同時在養殖過程中,進行大棚養殖和工廠化設施養殖,即控制好了塘水溫度又提高了漁業生產抵御災害性天氣的能力。”
談起該新技術給自己帶來的效益,陳斌說,采用該技術養殖對蝦,不僅長勢快,成活率高,養殖周期也得到延長。他算了一筆賬,在正常情況下,南美白對蝦的養殖周期是從4月到10月,而采用大棚保溫技術后,周期可延長到12月份。而起捕上市時間也從原來的8月中旬提早到了6月中旬,比原來整整提早了兩個月。“除去價格因素不管,通過這‘一早一晚’在畝產量上就達到了400公斤,比原來增加了一倍,效益自然十分可觀。”嘗到了該項新技術甜頭的陳斌表示,明年自己還將準備在養殖場投入資金采用雙底大棚保溫養殖技術搭建4個大棚。進一步擴大該新技術運用的規模,促進南美白對蝦養殖向健康、生態、高效的現代漁業發展的轉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