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成都日報資訊:“老板,再來一份生魚片!”昨日,崇州市雞冠山鄉海拔1000多米的琉璃村一個農家小院里,幾桌成都來的食客興致十分高漲,連點了好幾道冷水魚。如今,這個僻靜的高山村莊大打原生態高山冷水魚招牌,名氣越叫越響,逐漸成了許多游客必選的旅行地。
高山冷水魚 游客直說巴適
“這是成都海拔最高的冷水魚了,這里環境清幽,食品也全是原生態的!”正和一群朋友品嘗美食的成都游客張先生興沖沖地告訴記者,而在一旁忙乎的老板廖文強也是臉上樂開了花。
記者看到,在這個清幽的三合院的院門外幾十米開外,便是一個開敞式的冷水魚養殖基地,一股清澈的泉水源源不斷地從入水口流進來,池子里,魚兒正在悠閑地游來游去。據村民們介紹,這股泉水就是從村頭的一處巖縫里流出來的天然水,水質清澈、環保、無污染,水溫常年保持在5℃-14℃,非常適合冷水魚養殖。
“在這里吃冷水魚,你可以親眼看到這股天然清冽的泉水,看到魚兒生長的這個環境,全是原生態的,吃著放心,巴適!”游客們告訴記者。
依托旅游資源 大打旅游招牌
“這個冷水魚養殖,是在地震之后才恢復的。”老板廖文強告訴記者,“5·12”大地震讓雞冠山鄉百廢待興,在黨委、政府的強力推動下,雞冠山鄉發動了搶建受損農房、基礎設施,恢復產業的艱苦戰役。今年,當地的幾家養殖大戶著手籌劃恢復冷水魚養殖,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里修復破損的魚池,引水,重新購買魚苗,再次將冷水魚這個產業恢復起來。
如今,依托高山冷水魚原生態的招牌,除當地幾家農家樂在養殖冷水魚外,還引進了成都的一家公司在琉璃村投資,目前該公司已建成全流水式精養池4000平方米,年產優質冷水魚200噸,除滿足當地和周邊中高檔農家樂所需外,還與青島新聯公司簽訂了協議,出口歐盟。
“我們現在正著手拓寬從場鎮進山的這條村道,以后游客進山就更方便了。”雞冠山鄉一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依托山區村的資源優勢,當地將以旅游產業為龍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進一步帶動災區群眾自力更生,發家致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