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寶坻信息網消息:天津市寶坻區菱角沽村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以促進“農民增收”為著力點,充分發揮黨支部領導核心和橋梁紐帶作用,帶領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創新傳統單一水稻種植模式,多渠道增收致富,興村富民。
菱角沽村一直以種植水稻為主,但隨著種植成本的增加,水稻增收致富的空間越來越小。村黨支部結合實際,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探索農業增效的新途徑。他們先后組織黨員干部到湖北、山東等地參觀考察,學習外地先進種養技術,并由黨員帶頭,成立了生態立體養殖示范基地——田樂養殖專業合作社,采取“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引進試驗稻田精養泥鰍。今年的150畝試驗田,每畝水稻增產100斤,泥鰍的畝效益近千元。首批入社的15戶村民嘗到了甜頭,其他農戶的參與熱情一下子高漲起來,黨支部進一步拓寬種養渠道,專門購進了螃蟹苗和小龍蝦苗進行投放,搞稻田養蟹、養蝦試驗,均取得了較好的收益。他們表示明年將進一步發揮村級合作組織的帶動作用,再擴大種養面積200畝,帶領更多的村民共同致富。
秋收結束后,村黨支部抓住我區設施農業需要大批量草簾的商機,經過實地考察,引導黨員干部帶領村民購置了17臺草簾機。這樣一來,村民們每畝地又增加了100元的稻草收入,全村300名農民也由“冬閑”變“冬忙”。一個多月下來,全村連帶周邊村的5000畝稻草全部派上了用場,打出的草簾不僅銷往我區的各個設施農業基地,還運往河北、山東等周邊地區。
為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該村投資15萬元,在村中心新建了近3000平方米的健身廣場,投資20余萬元重建了村活動室,投資16萬元實現了有線電視“戶戶通”,投資10萬元拓寬了進村公路,為全村300戶興建了沼氣池,并連帶進行了戶廁改造,極大改善了村莊環境。通過認真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該村黨支部干事創業的能力明顯增強,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廣大村民參與家鄉建設的積極性日益高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