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生態涵養的城市功能定位、促進溝域經濟發展無疑是京北懷柔賴以拓展的巨大空間。懷柔“溝域經濟”已形成赫赫有名的“虹鱒溝”,溝域經濟對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市民休閑旅游居功至偉,但養魚業的快速膨脹與生態水源的承載能力也出現了“矛盾”。水源保護與溝域經濟的矛盾如何化解,將成為本屆懷柔兩會上的一個重點議題和熱點話題。
現場探訪
“溝民”七成收入來自養魚和餐飲
出懷柔城區向慕田峪方向十余公里,就是懷柔三條著名的“虹鱒溝”之一——夜渤海,這里如今已經掛牌成為“休閑觀光漁業帶”,一進入溝內,鱗次櫛比的“虹鱒”招牌就讓人應接不暇。
“我從1998年開始養魚,那個時候,我們村養魚的就我一個,這條溝的村民大部分還都是靠種地為生。現在,整條溝里養虹鱒魚的得有幾百戶。”溝內著名的“虹鱒”招牌店“魚師傅”門口有一個四米見方的大池塘,這里的魚老板告訴記者,餐館門口的池塘都是用來展示給客人看的,真正的漁場都在懷沙河上游,“虹鱒魚對水質要求高,上游的水質好。”這位老板告訴記者。
他向記者透露,現在幾乎村村戶戶養魚,溝里幾百戶村民家中七成收入來自漁場和餐飲收入。但現在生意已經越來越不好做了,尤其是后期開始養魚的,就更不容易了。一是因為經營的家數大增競爭激烈,最主要的是,他們的漁場占不到好位置,漁場在中下游,“中下游的水質不好,魚不好吃。所以,他們的魚賣不上價。”雖然“后進入者”的魚差但價格低,整體也拉低了虹鱒魚的價格。“我原先一年養3萬斤魚,現在是5萬斤,可是,5萬斤的效益并沒有比原先3萬斤好,利潤基本就是個持平。”
記者沿懷沙河逆流而上,穿過幾座村莊后,沿路就可見到一些“漁場”,“越往上水質越好,老商戶家里的漁場都在上游。”知情人告訴記者,“現在村里養魚的多了,但是上游流域早已沒有空間了。”在上游開闊平地上,四五個漁場順序排開,“這邊都是大漁場,每家都養了幾萬斤虹鱒。”記者注意到,漁場用專門的泵從河中取水,經過魚池后再排入河中。
“池水排出前會經過專門的沉淀池,在這里沉淀魚飼料等沉淀物。”魚老板們告訴記者,“按懷柔區環保要求,每個漁場必須安裝過濾池,從而降低魚飼料等對水質的影響。”但記者注意到,沉淀池內水質明顯混濁,魚池內沿上長滿了綠萍,這應該就是水質到中下游變差的原因。“水質越往下越不好,中下游水域現在已經不太適合養虹鱒了,魚肉質粗糙,口感差很多。”
部門回應
漁場排放造成氮磷超標 “限養”已迫在眉睫
“懷柔區虹鱒溝水環境承載力已經飽和,相對于純旅游產業造成的水污染,如何處理大規模養魚對水源造成的傷害已成為懷柔水務部門下一步的重點工作。”懷柔區水務局副局長郭義軍將一份厚達百頁的《雁棲河流域水環境承載能力研究》報告遞到記者面前。這個研究報告首次披露,位于懷柔水庫、北上臺水庫上游的三條“虹鱒溝”水域承載能力已達“警戒線”。
“現在,溝域范圍內漁場排污量已占總排污量的85%。”郭義軍介紹,養魚過度會造成河流富營養化和氮磷超標,如果在河流中下游的養魚戶數量快速增加,更易造成河水不堪重負。他說,作為北京生態涵養區,懷柔水庫是北京市民的飲用水源,名為北上臺水庫的雁棲湖也是京城應急水源地。以前我們主要處理的是溝域內的生活污水,虹鱒魚養殖業造成的污染最初并不嚴重,但由于發展太快,目前這里流出來的水流到水庫能不能保證符合地表二類水的標準,情形已相當堪憂。
在從事水務工作的郭義軍看來,根本的解決之道是:限養。“對虹鱒養殖規模的控制和規范化管理,甚至出臺限養政策,勢在必行。”郭義軍告訴記者,這份報告很快將會在懷柔“區長辦公會”上進行討論,“懷柔近年一直關注水域治污問題,累計投資建設污水處理廠幾百個,兩年內民俗戶合建污水處理廠就達240個。從根本上保持水資源可持續發展,需要對沿岸產業結構制定相應宏觀調控政策,對沿岸流域應適當限養。”
事實上,懷柔虹鱒魚產業發展已經十余年,形成了三四條著名的“虹鱒溝”,除了“觀賞漁業”,區內五處養殖業污水處理站已經建成運行,每天處理污水達4600噸。“相對于規范的大型漁業養殖場,分散在民俗旅游集中區內的漁場治污壓力更大。”記者了解到,懷柔水務部門自2007年以來,曾經嘗試以“過濾方式”在虹鱒溝水域流經途中設置“關卡”,以期通過“截污”減緩流域下游的富營養化問題。郭義軍介紹,雁棲河上游現在已經裝置了德國引進的過濾設備,但是由于水流過大,停留時間不夠,尚未達到預期的效果。
郭義軍介紹,懷柔旅游人口激增是挑戰區域水源承載能力的矛盾集中點,“目前該流域河流每天排入河道氮和磷的納污量已經分別超出河道水納污能力的146%和68%,漁場排污應減少65%以上才能滿足流域內目前規模的旅游業開展。從治本角度講,規范養殖范圍、優化漁場布局分配以及適當限養政策,是減小懷柔溝域水資源承載力飽和的重要措施。”
政府措施
是否限養虹鱒魚需要多次論證
記者昨天從懷柔區第三屆人大第四次會議上獲悉,作為北京生態涵養區,懷柔將提高環境管理水平作為明年的一項重要任務。懷柔區長池維生介紹,懷柔明年將深入開展水環境綜合治理,加大水源保護力度,推進懷柔水庫、雁棲湖上游平原河道治理。
在昨天上午召開的懷柔區第三屆人大第四次會議上,懷柔區長池維生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把“提高城鄉環境管理水平”作為區域發展的一項“標題任務”。針對“水源保護”與“溝域經濟”間的矛盾,池維生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水源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必須謹慎處理,懷柔的溝域經濟普惠于民,如何處理養魚、旅游與水源保持問題,是懷柔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難點問題。”
池維生指出,隨著懷柔“溝域經濟”發展,周邊百姓生活水平明顯提高,“養魚過度確實會導致水源富營養化等問題,但虹鱒養殖場和民俗游興起后,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區財政而是民俗戶、養殖戶,因此政府未來是否對虹鱒魚養殖進行控制,還要經過多次論證才能決定。” 他同時透露,水庫上游“溝域”內的水源涵養問題已經在著手開展試點,包括建造沉淀池等技術手段已被普遍運用。
據記者了解,第三產業在懷柔區的整個財政收入中占的比例并不大,尚不足10%。
據介紹,明年懷柔將繼續推進多項“水源保護”工程,包括雁棲湖西岸地區污水排放管網改造和雁棲河、懷河、大沙河等平原河道治理工程,同時“深入開展水環境綜合治理、提高污水處理能力”。《懷柔區人民政府關于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中指出,今年懷柔雁棲河上游流域治理工程已竣工,流域內包括民俗戶在內的商家已完成排污系統改造,明年計劃將推進重要地表水源保護區生態治理、懷河及雁棲河綜合治理、大水峪、大沙河、懷九河上游生態治理。“懷柔將把創建國家級生態區作為明年的工作任務之一,全面提高區域生態水平”。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