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越冬蝦養殖是中山獨具特色的養殖模式,歷經10多年的不斷探索,蝦農養殖技術日益嫻熟,成功率較高,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受去年11月中旬寒潮影響,中山凍死羅氏沼蝦6560畝、南美白對蝦239畝,目前市場上羅氏沼蝦、南美白對蝦奇缺,達到上市規格的羅氏沼蝦每公斤飆升至44至53元、南美白對蝦30至36元,飆升了4至6元。蝦農看好后市,越冬蝦養殖趨熱,目前中山越冬養殖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共41517.3畝。
近日,筆者走進橫欄、板芙、東升、坦洲等水產養殖大鎮,只見越冬大棚籠蓋四野,魚蝦在棚溫21℃至25℃的越冬大棚里安然越冬。
筆者從中山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今冬全市越冬養殖南美白對蝦35231.3畝、羅氏沼蝦6286畝,橫欄、民眾、東升、板芙是全市南美白對蝦越冬面積最大的鎮,面積分別為12225畝、3950畝、3346畝、2610畝。據業內人士預計,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平均畝產500公斤左右,每公斤塘頭價分別賣到36元和50元,扣除每公斤約20元成本,畝利潤6000-10000元,南美白對蝦和羅氏沼蝦分別增收約2.82億元和0.94億元,越冬蝦養殖可望為中山農民增收3.76億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