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009年,福建省邵武市以標準化池塘建設改造為契機,強化組織管理,科學規劃施工,創新服務機制,提升發展質量,全市完成池塘低改面積1000余畝。通過改造,有力地推動了該市漁業增長方式轉變,提高了漁業養殖效益,探索了漁業經營模式,促進了優勢漁業向前發展,呈現出多個亮點。
黃鱔養殖初顯成效
去年年初,下沙鎮屯上村民危永勝、危永青兄弟倆從廣東打工回來,欲發展黃鱔養殖。在該市漁業科技人員的大力支持下,投資15萬元,在屯上村建起創輝溪水養殖合作社,面積10畝多,水泥砌池40口,每口10平方米,投放規格為10-13cm的優質生態鱔魚種400多公斤。經過6個月的精心飼養,11月份已產150-200克/尾的商品鱔魚4噸多,全部銷往江蘇、上海等地,每公斤價格50-55元,產值達20余萬元,不僅當年收回成本,還凈賺了5、6萬元。
今年,兄弟倆準備擴大養殖面積。已在屯上村張家際找到1塊30多畝的地塊,項目正在籌建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