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據2月4日《中山日報》報道,中山今年越冬養殖南美白對蝦成活率高達八九成,春節前夕,蝦價一路上漲,畝純利潤超1萬元,全市越冬南美白對蝦養殖增收約3.5億元。
受去年11月份冷空氣影響,西區、港口、石岐等我市部分蝦場活蝦遭滅頂之災。據市漁業部門11月20日初步統計顯示:全市凍死水產品534噸,經濟損失高達960 萬元。增收3.5 億元,相對于損失960萬元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但是我們千萬不要 “好了傷疤忘了疼”,只有不斷地反思過去,才能讓將來盡量控制在我們預設的范圍內。
要加強氣象部門與農業生產部門的有效聯動,在氣溫即將驟降之前,氣象部門要搶占“天機”,早做預報;蝦農、果農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意識,不要等災害天氣突如其來時,弄得束手無策;保險公司應擔負起更大的社會責任感,政府財政可適量補貼保險公司,盡快推出“天氣險”這一新型保險產品;建立快捷的救災網絡,在災害天氣突如其來時,可動用駐地解放軍、武警、預備役部隊,甚至借助志愿者隊伍的力量,幫助蝦農、果農搭棚覆膜、套袋保暖;給市內現有的冷庫擴容,以備不時之需……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