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日,筆者從連云區板橋街道香河村黃河鯉養殖基地獲悉,該基地去年投入750萬元的680畝黃河鯉魚塘最近喜獲豐收,畝產達1500公斤,實現銷售收入800多萬元,獲純利100多萬元。
黃河鯉是近年來板橋街道繼淡水白鯊、澳洲龍蝦、漠斑牙鲆之后,在全市率先引進的又一個淡水養殖新品種。這次引進的黃河鯉為人工繁殖的雜交新品種,生長于淡水底層,屬雜食性魚類,畝產可達1500公斤至2000公斤。因其生長速度快、市場需求量大、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是我國黃河流域水產養殖的主要品種之一。
板橋街道香河村共擁有淡水養殖面積7000畝,多年來該村淡水養殖一直沒有走出傳統品種和傳統養殖模式,養殖效益比較低。為此村兩委多次請專家考察,認為當地的條件雖然非常適合發展黃河鯉養殖,但此項目的投資成本大、養殖技術含量高,存在一定風險。針對這種情況,村兩委經過多次討論,決定采用兩步走的策略:第一步先拿出部分示范塘進行招商,吸引有實力、有技術、有市場銷售能力的崗埠農場客商進行合作,積累經驗,做好示范。第二步計劃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向養殖戶全面推廣黃河鯉養殖,使香河村淡水養殖效益大幅度增長。近期,該村投入53萬元的黃河鯉二期改造工程即將動工。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