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魚、蝦、蟹立體混養,瓜蝦輪作,稻田魚(蝦、蟹)共生……今年,我市繼續優化漁業產業結構,加大技術投入。
3月4日,記者在全市海洋與漁業工作會議上獲悉,2009年,我市完成改造標準魚塘1.3475億畝,引導發展工廠化養殖、推廣高位池覆膜養殖,推行底部沖氧技術,實行精養高產。同時實施萬畝“萬元塘”工程建設,促進我市水產養殖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目前我市達到“萬元塘”要求的有4家。
我市還積極推廣養殖新品種、新技術。路橋區新開發淺海海帶養殖300畝,進行觀賞魚育苗技術實驗,引進推廣高標準南美白對蝦健康養殖技術;玉環縣養殖戶轉變思路,開展魚、蝦、蟹立體混養,實現生態養殖。
今年,黃巖區將在穩定稻田養殖規模的同時,完善基礎設施,創新養殖技術,激活稻田養殖的活力。路橋區也繼續在稻田上做文章,進行稻魚(蝦、蟹)共生生態養殖,提高稻田利用率和產出率。天臺縣指導農民開展茭白田、稻田養魚,實現稻-魚、茭白-魚共生,既能增加土地和水資源的利用率,又可提高稻田和茭白田的經濟效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