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番禺區的水產養殖戶正抓緊天氣回暖的時機,密鑼緊鼓投入春放備戰。經估算,今年全區春放苗種約5.8億尾(只),其中:四大家魚苗1.6億尾,優質魚苗0.6億尾,蝦苗3.6億只。以四大家魚為主的春放苗種價格穩中略升,其它品種供應保持供求平衡。當前的苗種供應較為充裕,春放工作開局較好。
針對今年的漁業生產實際情況,廣州市番禺區農業局(海洋與漁業局)于日前召開全區水產養殖春放工作會議,對今年的春放提出“選好品種,提升管理,增加效益”的指導思想,并要求廣大養殖戶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觀察天氣,適時投苗。傳統的“四大家魚”早已陸續放種,怕凍品種如越冬的羅非魚親本、苗種及淡水白鯧苗要在這場寒潮過后水溫逐漸上升并穩定在20℃以上時,才可親魚出池和苗種放養。今春天氣多變,慎防“倒春寒”,隔年羅非魚苗、淡水白鯧苗“清明”前后的晴好天氣才能落塘。去年,我區金洋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和魚窩頭建波魚苗場獲得廣州市“市級水產良種場”稱號。金洋水產養殖有限公司今年率先批量生產苗種,今年計劃主產雜交生魚、筍殼魚(澳洲、雜交)、巴魚、黃骨魚和黃沙鱉,產苗近2億尾(只)。東涌鎮的魚窩頭建波魚苗場計劃供應純系草魚500萬尾、自產高豐鯽供苗量預計超過2億尾。以上兩個市級場既增加了供應品種,也增加了供苗數量。
二是要選對品種。準確判斷市場動態,選對放養品種。長期以來,跟風養殖屢見不鮮,養殖“一擁而上”和“一哄而散”的現象每年都在發生,失敗個案的起因、經過與結果都相似,只是品種不一樣而已。養殖的盲目性讓個別養殖戶虧了本,尤其是市場價格低于成本的時候。因此,在投苗前,要進行詳細的養殖調查,在適合養殖品種中哪些品種能賺錢,而在這些能賺錢的品種中,別人養得多的,自己就少養些或不養;別人不養或少養的,自己就選擇多養些。同時在選擇苗種時要多個心眼,提高辨苗能力,注意苗種質量,慎防以次充好、以劣充優。
三是怕凍品種要提早蓋棚。全區從2004年至2009年,已開展魚塘標準化整治工程的有155片4.5萬畝,整治后的塘水較深,為忌寒怕凍品種的越冬提供了有利條件。但對養殖南美白對蝦、寶石鱸、淡水白鯧、筍殼類(包括泰國筍殼、澳洲筍殼及雜交筍殼)的養殖戶要吸取去年有的養殖戶拉好鋼絲繩,因風大無法蓋薄膜的教訓,提早拉好鋼絲繩,確保越冬保溫設施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是不可忽視病害的防治。去年羅非魚鏈球菌病大爆發。羅非魚并非嬌生慣養的品種,去年7-8月,鏈球菌病突然大爆發,病情嚴重,爆發的鏈球菌病呈現多個特點: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吉富種系比奧尼種系發病厲害;發病魚塘水溫普遍在30℃以上。雖然有關部門正在研制這方面的疫苗,但尚未通過有關審批程序,很難在近期大面積投入使用。
又如鯇魚“三病”及鯪魚、鯽魚的出血病較為頻發。一定要對癥下藥,同時要注意安全用藥。為做好亞運會的水產品供應,水產品的質量安全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區農業部門正在逐步完善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提醒各養殖戶顧及周邊池塘排灌用水,尤其是觀賞魚養殖戶注意用藥安全,避免污染其它食用魚養殖。
五是選好飼料,降低成本。飼料是水產養殖成本中最大的一項支出,飼料對否關乎成本的高低,飼料的選擇是取得養殖效益的關鍵一環。“一分錢一分貨,便宜沒好貨”,要通過對比使用多種品牌飼料后,找出“質量穩定、性價比高”的飼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