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為幫助受旱地區盡快恢復水產養殖生產,5月6日,廣西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在南寧舉行優質羅非魚苗贈送儀式,將1200多萬尾魚苗贈送給南寧、欽州和玉林等地的受災養殖戶。
當天,廣西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水產研究所和廣州鷺業水產有限公司,聯合在南寧市西鄉塘區金沙湖水庫實施科技下鄉活動,向養殖戶贈送1200多萬尾優質羅非魚苗。一些養殖戶在收到魚苗之后,立即將魚苗放入了自家的網箱里。
“前段時間天氣忽冷忽熱,很多養魚戶都空著塘,沒敢放魚苗。”在西鄉塘區承包魚塘的一名老板說,進入5月,氣溫較為穩定,幾場大雨也給塘里補充了水,許多養殖戶才有了信心。
記者從廣西水產研究所了解到,由于旱情和氣溫影響,今年羅非魚苗種的放養季節比往年大約晚了20~25天。這是否會對羅非魚產量和價格造成影響?專家認為,廣西上馬了一批羅非魚養殖項目,今年的羅非魚產量應呈上升趨勢,因此價格受產量因素影響不大。
據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提供的數據,今年一季度,廣西水產畜牧業在部分地區遭受旱災的情況下仍保持了增長態勢,肉類總產102.67萬噸,同比增長4.4%;水產品產量49.4萬噸,同比增長4.1%。目前,受災大牲畜的飲水困難基本解決,沒有發生重大動物疫病暴發流行。水產畜牧獸醫部門將向養殖戶提供更多的苗種供應信息,加強苗種檢疫工作,防止攜帶病原體的苗種、質量差的苗種流入市場,保護養殖者的合法權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