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浦北縣搶抓南海海域伏季休漁帶來的機遇,大力調整淡水養殖結構,促進全縣淡水養殖業的發展。
每年6月1日至8月1日為南海海域伏季休漁期。休漁期間,由于海產品上市銳減,浦北縣淡水產品市場一片看好:淡水魚銷量大增,每天成交量超過40噸,比休漁前增多3成左右,且價格堅挺,獲得了好效益。以草魚為例,一般的每公斤9元~11元,“官垌魚”則高達每公斤14~20元。浦北抓住機遇,以南海海域伏季休漁為契機,大力調整淡水養殖結構。一是時間上提前準備。部分山塘水庫去年10月底以來陸續清塘放養,到今年6月上市剛好遇上休漁期,銷路因此較為順暢。二是突出特色。北部以“官垌魚”草魚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鎮發展小窩流水養魚,其中僅官垌鎮所養的草魚面積就達3900多畝。南部依托南流江水庫,開發大水面漁業18700畝,其中網箱養魚8500箱。北部和南部漁業互補,形成產業優勢,較好地應對了南海海域伏季休漁魚類市場的空檔,獲得了商機。三是積極發展名特珍稀品種淡水養殖。目前,全縣龜、鱉等養殖已形成2個小區,并呈向周邊輻射的態勢。此時名特珍稀品種養殖的上市,部分填補了名貴海鮮因休漁而讓出的市場份額,前景廣闊。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