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前不久,家住黃泥塝的小汪回了趟老家城口。親友興沖沖地把他從縣城拉到30公里外的羅江魚泉壩虹鱒魚養殖場:“嘗嘗!在城里,也未必能吃到這么新鮮的生魚片!”
今年5月,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馬武鎮石流村學堂組代朝和等3戶農民從四川彭州引進5萬尾三文魚苗,利用林區的山泉水,養起了冷水魚。
連日來,記者在一些區縣調查時發現,不少山區農民靠水吃水,紛紛養殖冷水魚。
山間多清泉 好養冷水魚
一條條長相怪異的魚在池子里撲騰,身形像鱷魚,魚頭尖尖的,背上還有凹凸的堅硬骨板。近日,記者在武隆縣火爐鎮夢沖塘村采訪時,正碰上一組村民羅權武在洗魚池。
“這是俄羅斯鱘。”羅權武告訴記者,冷水魚對水質要求很高,兩三天就要清洗一次水池。
夢沖塘村因一口池塘得名。幾百年來,一條地下暗河不斷涌出泉水,匯聚成一口池塘。即便是三伏天,水也是涼絲絲的。當地村民引水灌溉農田,又利用這得天獨厚的資源發展起了冷水魚。
夢沖塘村委會主任衛嘉陵告訴記者,全村已有10余戶規模養殖冷水魚,建起了100多口魚池。“今年,有4戶養殖戶擴大了養殖規模,其中一戶新投入20余萬元,將原有200平方米的魚池,擴建成了1000平方米。”
就在距離火爐鎮不遠的滄溝鄉,木棕河、沿滄河淙淙交匯,最高水溫不超過20℃,加之泉水、溶洞水等豐富的淡水資源,今年以來,就有10余農戶養起裂腹魚(俗稱“雅魚”)、土黃(一種土著冷水魚)等冷水魚。
營養價值高 貴過家常魚
冷水魚是公認的優質名貴魚類,包括三文魚、虹鱒、鱘魚、裂鰒魚等。它們一般生長在冰冷而純凈的水域里,水溫不高于20℃,自然環境沒有遭到破壞和污染,因此被認為是天然的綠色食品。
夢沖塘村支書羅明彬說,正因為冷水魚的價值高,比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鳙魚)貴一半都不止,所以他今年也投入了50余萬元開始養殖冷水魚,建了30余口鱘魚標準養殖池,飼養鱘魚5萬尾。
從2008年就開始養鱘魚的該村四組村民羅權獻,去年把鱘魚賣給魚販子的價格是36元一公斤,今年漲到48元,最高賣到了50元。“長到1到1.5公斤就可以賣了,一公斤有13元左右的利潤。”羅權獻說,去年,他8個池子養了3000尾鱘魚,賺了五六萬元。
城口縣任河水產養殖公司,將裂鰒魚運到開縣、萬州等地賣,100元一公斤還供不應求。該公司負責人周兆軒說。
生長期緩慢 蹤影難尋覓
有資料顯示,目前,國際市場冷水魚年產量為100萬噸,年需求量卻在500萬噸以上。
在我國,冷水魚年產量1萬噸,需求量為10萬噸以上。專家預計,我國每年對冷水魚的需求量還將以35%—40%的速度增長。
然而,記者在重慶主城的水產批發市場、超市,都難以見到冷水魚的蹤影。即便在一些星級酒店,除虹鱒等少數品種外,俄羅斯鱘等冷水魚也不多見。
對此,曾到處考察過冷水魚養殖技術的夢沖塘村一組村民何平認為,重慶對冷水魚的宣傳不夠,市民了解還不多,銷售網絡沒鋪開。
市農委漁業處副處長吳中華則認為,市場難覓冷水魚,主要還是歸結于供應不足。來自漁業處的一份數據顯示,去年,我市冷水魚產量不到100噸,其中鮭魚55噸,鱒魚26噸。與全市一年20多萬噸的水產品產量、50多萬噸的需求量來說,冷水魚的產量簡直是杯水車薪。
冷水魚從魚苗到成魚,在天然水域中自然生長,生長期十分緩慢,一般要3年以上。“今年,在‘兩翼’農戶萬元增收工程中,一些山區的農民開始養殖冷水魚,但市場的需求遠超過養殖場的發展及產出速度。”吳中華說。
增收好途徑 門檻卻不低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水產系副教授吳青認為,“兩翼”山區利用泉水、溪河等養殖冷水魚,是一條增收致富的好途徑。
吳中華算了一筆賬:1平方米水面可產15到20公斤魚,一個農戶建50到60平方米的魚塘,可產1噸魚。以養殖虹鱒為例,按每公斤30元計算,1噸即有3萬多元,純收入可達萬多元。僅此一項,就可實現萬元增收。
據估算,全市冷水魚養殖潛力在1萬噸,養殖面積可達五六十萬平方米。
然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種苗供應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冷水魚養殖。目前,全市冷水魚種苗不到100萬尾,最大的種苗繁育場,一年也僅生產20萬尾左右。1平方米水面需要50尾種苗,魚苗成活率在90%左右,這意味著,100萬尾的種苗還不夠2萬平方米養殖規模所需。
水源、資金、技術也同樣制約著冷水魚的養殖。
“最基礎的條件是水。”何平說,冷水魚生長適宜溫度必須終年在20℃以下,如果沒有水資源支持不要盲目進入這個產業。而由于冷水魚對水溫的要求,給長途運輸也造成一定的困難。
此外,養殖冷水魚投資較大。夢沖塘村四組村民羅權宇告訴記者,建池需要水泥、石子,還要勞力挖方,半畝魚池投入就在五六萬元。而一尾鱘魚種苗需5元,從種苗長成鱘魚需要約0.7公斤飼料,飼料10元1公斤。
吳中華表示,山區流水養殖的方式,注定不可能將規模做大,但分散經營,農戶往往難以承受風險。在冷水魚養殖中,鼓勵龍頭企業帶領農戶,或成立協會、合作社提供幫助,將分散的農戶擰成一股繩,這樣才能壯大冷水養魚這一特色產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