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密云鎮白檀村的村民馮海明,年初投資20多萬元在密云水庫旁的池塘內養起了珍貴的俄羅斯鱘魚。經過幾個月的飼養,目前魚苗已由最初引進的2、3兩重長到了6、7兩重,年底即可上市銷售。屆時,偏愛水產食品的人們可一飽口福。
鱘科魚類進化緩慢,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最珍奇的魚種。這種魚極具營養,含有豐富腦黃金,全身除頭蓋骨以外均為軟骨組織,素有“水中活化石”、“水中珍寶”等稱謂。
剛孵化出的幼魚經過一到兩年的飼養,可以長到1公斤左右,這時便可以食用了。性成熟期要到9至12年,這時的鱘魚體長2尺左右,體重可達5、6公斤以上。不過,這種魚的魚子較難提取,用它做成的魚子醬價格昂貴。
鱘魚不僅是味道鮮美的佳肴,而且還在研究生物進化等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科學價值。野生的鱘魚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目前國際上對人工繁殖四代以內的鱘魚都是予以保護的,禁止交易。我國主要靠進口魚卵培育魚苗進行人工養殖,由于這種魚對水質以及飼料要求較高,人工飼養難度比較大,目前國內只有四川、江蘇和廣東等地有少量的養殖。
2000年年初,馮海明考慮到目前的市場需求,便果斷地承包了密云水庫管理處的四畝半水面,引進了3300尾俄羅斯鱘魚進行池塘養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