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廣東省汕尾市馬宮鎮養殖戶楊老板,有一口20畝的塘,主養羅非魚,配養金鯧、南美白蝦和蟹,7月上旬,魚塘水質惡化,魚、蝦、蟹均出現死亡,楊老板用了多種調水產品,難以見效,后來應用了酵素菌技術和產品,水質終于好轉,讓他喜笑顏開。
魚、蝦、蟹混養是近年南方興起的一種高效生態養殖模式,是利用魚、蝦、蟹不同的生態習性和食物的互補性,充分利用水體空間和餌料資源,實現養殖效益最大化。以羅非魚配養金鯧和蝦、蟹,最大難題是水質的調控,因為金鯧、蝦、蟹都對水質十分敏感,在養殖過程中,由于大量投餌,殘餌和糞便極易污染水質,導致惡化。
7月上旬,楊老板養殖的魚、蝦、蟹就因水質惡化而普遍發病,他十分明白水質調節的重要性,先是采用換水措施,但不見效,接著使用調水產品,前后二十天,用了多種調水產品,仍然收效不大。到了7月下旬,金鯧水產專業合作社社長徐如德推薦他使用酵素菌技術和產品,他大膽嘗試,買了3包酵素菌水產養殖肥(按要求應用6包),于7月25日施用,白濁的水很快變得靚爽起來,魚蝦蟹也逐漸停止死亡,直到8月下旬,水質始終保持穩定良好,魚蝦蟹健康生長。
當周圍養殖戶詢問是怎樣把水調好時,楊老板高興地說:“是酵素菌肥調好了我的塘水”。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