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瓊海市2009年度科技研發項目——巴沙魚池塘養殖取得成功,畝產高達9000斤。9月3號上午,這一項目順利通過了專家組驗收。首批巴沙魚的試養成功,意味著巴沙魚有望成為羅非魚的替代品種,對優化瓊海漁業產品結構,促進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作為瓊海全市頭批巴沙魚養殖戶,萬泉鎮光耀村村民黎清陽在自家10畝池塘里放養了5萬尾巴沙魚。經過270天的人工養殖,目前黎清陽家的巴沙魚均已全部上市。
嘗到科技甜頭的黎清陽高興地對記者說,以當前4.5元一斤市場價格來算,這5萬尾巴沙魚可以給他帶來20萬元純利潤,這筆可觀的數目比養殖同等數量的羅非魚要整整增收12萬元。
據了解,巴沙魚是東南亞一帶經濟性狀優良的著名淡水養殖品種,在國內又被叫做龍利魚、百歲魚,它屬鯰形目魚類,為無鱗魚類,外形與我國珠江水系產的白骨魚極為相似。瓊海淡水資源相當豐富,水質好,少污染,水利設施完善,養殖環境穩定,非常適合巴沙魚生長。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