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江蘇省興化市缸顧鄉科技示范戶顧處松,承包了200多畝養殖水面,以前一直靠養“四大家魚”為主,每年的產量雖高,但效益不佳。今年顧處松成為漁業科技示范戶后,在技術指導員的指導下,他改變了原有養殖模式,由原來的傳統養魚模式,轉變為藕田套養泥鰍、黃鱔和淡水小龍蝦的生態養殖新模式。
2010年春季,顧處松對原有的養殖漁池進行了改造。改造后的水面,便于栽種荷藕,同時在其四周和中央挖溝,以營造泥鰍、黃鱔和淡水小龍蝦適宜的生活環境。
藕田飼養特種水產品可起到互利共生的養殖效果。荷藕的害蟲可以作為優質天餌料被泥鰍、黃鱔和淡水小龍蝦所利用,減少了餌料的投喂,降低了生產成本,害蟲的減少又大大降低了荷藕的發病率,減少了用藥量,提高了荷藕的品質,對荷藕的生長極為有利。此外特種水產品的排泄物可被荷藕作為營養物質所吸收和利用,減少了施肥用量。顧處松的藕田套養龍蝦、泥鰍和黃鱔,走的是一條生態健康養殖之路。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